2025年5月26日

2024年5月1日,当人们还沉浸在假期的欢乐中时,广东梅大高速公路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塌方事故。

截至5月2日,48人遇难,30人受伤,3人DNA待比对确认。

冰冷的数字,意味着生离死别!

意味着是无数个家庭的悲痛和泪水,意味着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戛然而止。

初步调查显示,连续的强降雨天气是导致此次塌方的直接原因。

但是,我们不禁要问:除了天灾,是否还有人为的因素?

为何在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我们的预警系统没有及时发挥作用?

在设计和施工中,有没有更充分地考虑到地质安全?

我们祈愿梅大公路的悲剧纯属天灾,而不是一场人祸,不是一场事故,不是一次的疏忽!

因为每一次事故都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每一次疏忽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正如很多高血压朋友,因为忽视监测血压,不重视治疗,而突然发生脑出血、脑梗死,发生生命的塌方。

你说他们不重视生命?但其实谁不怕死呢?

那为什么还会出现悲剧?

从根本上讲,出于盲目、无知,出于没有监测,没有监管!

作为医生,我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后悔的病友,后悔于没有监测血压,后悔于没有按时服药。

为什么监测血压,对于高血压病友至关重要?

因为监测血压,可以评估治疗方案,根据血压的高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因为监测血压,可以实实在在地预防中风等严重健康问题。

因为监测血压,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比如饮食、运动。

监测不仅仅是收集数据,更重要的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无论对于高血压病友,还是在公共安全管理中,监测,都是保障安全的前提关键。

事故现场,有的幸运者心有余悸地表示:捡回一命。

而事故中一名3岁儿童的脑出血情况,更是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作为一名神经科大夫,我深知脑出血的危险性,以及脑出血对孩子未来的深远影响。

事故,到目前为止,还有3人失联!

公众对于梅大公路地质监测的疑问不断:相关的部门是否进行了监测?监测的如何?

对监测结果是否经过了充分而科学的分析?对于监测到的异常,是否采取了有效措施?

对于监测的情况,有没有相关部门进行监管?

据悉,梅大公路去年就曾发生塌方。

据说梅大公路施工初期,就曾多次出现塌方、透水、置顶等事件。

梅大公路塌方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它告诉我们,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

我经常提醒我的朋友们,无论工作及生活多么忙碌,都不要忽视身体的异常信号,一定要监测血压,定期体检,合理膳食,适当运动。

对于血压监测及体检中遇到的任何一个问题,都要认真而慎重地对待。

平时的饮食,一定要低盐低脂,比如每日钠盐摄入量不应超过5克。

比如血压一般要控制在130/80mmHg以内,比如还要查查有没有尿蛋白,还要定期检查颈动脉。

要定期检查血糖,要看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有没有低于1.8mmol/l,等等。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都是稳固我们健康“大道”的关键。

对于那些因忽视血压控制而遭受脑出血、脑梗死的患者,我几乎每天都会遇到。

从老年人,到年轻人,从男人,到女人,从农民,到实业家,到部门领导,从弱者,到强者……。

年轻人很多,从多年前的那位高大帅,到那位长辫子的美女,到小九,到朋友那位20多岁的侄儿,等等。

惨痛的教训,很多很多。

关于梅大公路塌方事故, 很多朋友都在呼吁彻查原因,如果确系人祸,必须严惩责任人。

除了彻查,从社会的未来着想,其实更应该强调各个层面的监测和监管。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坚强,愿悲剧不再重演!

看文章的亲,如果您也被这次事故所触动,如果您也对公共安全有所思考,请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健康的重要性。

愿我们每一次的目光投向,都能凝成对生命的深刻尊重和不渝守护。

参考资料:

1.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中国卒中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

2.内科学,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莲溪湖畔

平启年大夫的公益科普网站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