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6日

最近天气变幻莫测,时而阳光明媚,时而雨水缠绵。

许多朋友向我反映,早晨醒来时感到浑身无力,精神不振,面对丰盛的早餐,却提不起食欲。

还有朋友告诉我,大便粘腻,难以冲洗干净,甚至经常堵塞马桶,以至于不敢在家如厕。

还有朋友说,他的舌头粘腻,舌苔白厚,早上刷牙时必须刷刷舌头才行。

没错,这些都是体内湿气过重的信号,里下河地区的朋友容易出现。

1

我们居住的里下河地区,位于中国东部, 这里地势平坦,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水网密布,形成了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

里下河地区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空气中的湿度较高,尤其在春夏之交的梅雨季节,湿度更是达到峰值。

这样的湿润气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极为有利,所以,我的家乡自古以来就被誉为为鱼米之乡,富饶之地。

但湿度过大,湿气过重,或被湿气侵袭,则会对健康不利,容易导致身体不适,导致关节疼痛、湿疹、头痛、头昏、头重、肥胖、水肿及咳嗽。

诱发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肺部感染、脑炎、尿路感染及中风等疾病。

在中医理论中,“湿”被列为“六淫邪气”之一,其特性粘滞,易伤脾胃,易伤阳气,影响气血运行,甚至引发一系列疾病,并导致疾病缠绵难愈。

湿气与脾胃的关系尤为密切,因为脾喜燥恶湿,湿气过重易伤脾气,导致脾失健运,进而影响脾胃功能。

此外,湿气还与肺、肾等脏腑功能有关,肺主宣发和下降,肾主水,湿气过重会影响肺的宣发功能和肾的气化功能,导致水液代谢失调。

2

大约6年前,我在门诊遇到一位病人,这位病友长期头痛及全身疼痛,已经持续十几年。

虽四处求医,长期使用多种止痛药及中药抗风湿药物,甚至冬天喝药酒,但症状无任何缓解,各项风湿免疫指标等反复检查也未见异常。

详细问诊后发现,这位病友全身发重,记忆力下降,常口中粘腻,大便烂,平素怕冷,舌体胖,苔腻,脉濡沉。

问诊中,我了解到他长期住于水上别墅的底层。

综合以上情况,我判断这位病友的病情系因湿气过重导致。

于是我建议他搬到别墅的三层,即别墅顶层居住,但强烈建议他尽早选择一个干燥的地方居住。

上述建议的同时,我为他开具了平胃散加减的药方,旨在化湿通络,调理身体。

病人一周后即有好转,后续的随访,我得知他已经离开了水上别墅,搬到了城里高楼。

大约一年后,病人来复诊的时候告诉我,他的头痛及全身不适已经完全消失。

3

疫情和湿气的关系密切,历代疫情的诊治都离不开对湿气的辨证,包括新冠疫情。

治疗新冠的化湿败毒方,是由国家中医医疗队在早期国家诊疗方案推荐使用方剂基础上,结合金银潭医院的临床实践,总结凝练而出的核心方剂。

化湿败毒方,非常重视化湿。

4

那么,我们到底如何辨识湿气的侵袭?有没有被湿气侵袭?被湿气侵袭后的人体到底有哪些表现?

其实本文的开头就有描述。

比如早晨醒来时,感到浑身无力,提不起精神,面对丰盛的早餐,却毫无食欲。

比如大便粘腻,难以冲洗干净,经常堵塞家中的马桶。

其他还有:皮肤油脂分泌旺盛,需要频繁清洁,或者肤色暗沉,脸上长痘,严重者还会导致局部湿疹。

头脑昏沉,头晕头昏,记忆力减退,仿佛头上压着一顶沉重的帽子,或是脑袋被束缚着一根无形的绳索。

四肢酸楚发沉发重,好像身子被绑住一般。

腹型肥胖,肌肉松弛而软,水肿。

胸闷不适,食后腹胀,消化差,食欲减退。

容易呕心,甚至刷个牙都会呕心半天。

口黏口臭,口腔异味大。

喉中痰多,略咯即有痰,或喉中似有痰阻感,但并无明显咳嗽,咯之不出,咽之不下。

舌头粘腻,舌边有齿痕,舌苔白厚或厚腻,早上刷牙时常需要刷刷舌头才行。

上面的这些表现都是辨别湿气的信号。

5

湿气还容易和其他邪气合并,比如湿遇寒则为寒湿,遇热则为湿热,或者暑湿,遇风则为风湿。

因湿性黏滞,所以人体一旦被湿气侵袭,不但化解所需时长,而且各个脏腑的运行都会被湿气黏滞,生理功能下降,百病丛生。

我们的体质,虽然分为九种,但往往并非单一,常为复合体质或复杂体质,常常夹杂许多的病理因素。

对于湿气而言也是如此,比如气虚夹湿,瘀血夹湿,阳虚夹湿气,甚至阴虚夹湿,肝阳夹湿,等等,纷繁复杂。

湿气的临床症状纷繁复杂,疑点难点众多,这也是许多疑难疾病难以诊断和治疗的原因所在。

根据湿气的不同症状与表现,以及湿气阻滞部位和侵袭程度的不同,在临床诊治时,我们只有把握八纲,仔细分析,仔细甄别,才能精准辨证施治,也才能破解各种复杂的疑难疾病。

参考资料:

1.中医内科学,吴勉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黄煌经方使用手册,黄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3.伤寒论,张仲景,人民卫生出版社。

莲溪湖畔

平启年大夫的公益科普网站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