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中华民族5000年来千万医者的智慧结晶,实在是博大精深,浩瀚如海,很多医生认为无法甚至很难入门及入手,我个人总结,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可以按照辨证四定法进行诊治,容易把握,富有逻辑性,又能精确辨证,并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误诊和漏诊。
辨证四定法的第一步为定向。定向就是先定下病人的疾病应该分属于哪一科,比如眩晕中风是脑病,腹痛泄泻是脾胃病,腰痛血尿是肾病等,崩漏带下是妇科疾病等等。很多同行说定向很简单,其实不然,疾病复杂的往往令人难以想象,比如大便异常是脊髓炎导致的,气喘是重症肌无力导致的,头痛是青光眼导致的,不同科别的疾病特点千差万别,鉴别诊断纷繁复杂,治疗处方区别同样很大,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看病还是应该专科专病专治,我们医生所做的就是应该不断的学习和总结。
第二步为定位。定位一般先定表里,然后再根据中医常用的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及卫气营血辨证等体系进行深化定位,根据这5种体系对疾病进行精准定位,定出疾病的具体位置,其中脏腑及经络辨证重点是从空间上进行精确定位,六经、三焦及卫气营血辨证更多的是从时间上对疾病进行定位。
定位辨证是一个立体的推理过程,病人症候的描述、体格检查的判断是相当重要的,简单的疾病使用一种辨证体系就可以辨证完成,复杂的疾病往往需要2-3种辨证体系进行综合辨证,才能精准明确疾病所在的位置。诊病之初可以根据病人的描述先进行简单的推断,然后再根据问诊、查体及舌脉进行优化。
现代的中医还必须掌握好专业的解剖学,会通过阅读各种影像资料,比如CT、MR、PET等进行深入的更专业的定位,才能与时俱进,更好地解决病人的苦痛。
第三步为定性。定性就是精确的辨别疾病现阶段的具体病因及病理性质,可以运用六淫、八纲及气血津液等3种体系进行定性,比如明确疾病是风、寒、暑、湿、燥、火等哪六淫导致,比如明确疾病的寒热、虚实、阴阳等属性,比如明确气、血、津液等异常后带来的具体变化,包括痰饮、水湿及瘀血等。这3种体系可以相互结合进行辨证定性。定性其实是辨证四步法中的重点及难点,我们必须详细的收集病人各方面的情况,包括疾病的起病方式、病情的发展特点、加重或缓解的因素、既往病史、各方面的实验室检查以及病人的神色舌脉特点等等。
第四步:定功能。根据上面的三步,对疾病进行精准辨证以后,我们还要对发生疾病后人体的功能进行明确,比如,病人气虚的程度,有没有达到气陷、气不固摄或气脱的程度,比如有没有达到血脱或亡阴亡阳的程度,比如肝阳,有没有形成肝火或肝风,再比如病人大便有几天不解了,阳虚寒凝的程度如何,有没有四肢冰冷,神志异常的程度目前怎么样,有没有谵妄,还要看清楚舌质红还是舌质绛,舌苔是薄的还是厚的,还是无苔,所谓“有苔则生,无苔则死”。不同的功能状态就必须使用不同的方剂及方药进行治疗,治疗的效果就会不同,预后也不同。
小时我曾坐在父亲的肩膀上看过淮剧《王巧楼磨豆腐》,深深地体会水乡人的清贫和不易,想当年上大学毕业那年,也曾磨过豆腐的父母教育我:“想着人家的不容易,好好的给人家看病”,所以虽行医多年,诊治病患无数,但我始终秉承着不容易的宗旨,始终秉承上面的辨证四定法,步步走来,不奢望看好每一个病人,但愿能“好好的给每一位病人看病”。
2 thoughts on “看病还有章法?|平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