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6日

石头记中的贾宝玉素喜和女孩儿厮混,甚至喜吃女孩儿的胭脂,有一次要瞧宝钗左腕上笼着的红麝串子时,看到了宝钗露出的雪白一段酥臂,顿时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

宝钗的皮肤应该是红楼梦中最白的,吸引宝玉的同时,在我们中医眼里,宝钗皮肤的这种白,其实要考虑是否存在气血亏虚甚至阳虚的可能。

所谓阳虚,就是指我们人体的阳气亏虚、阳气不足,但阳气摸不着、看不见,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呢?

内经里有一句话: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翻译过来就是: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如果没有了太阳的温煦,那么天地万物就不能生长、没有了生机。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

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

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

阳气伤,则百病作,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人身各处,凡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

人活着没有一刻能够离开阳气,如果阳气完全耗尽,那么人就会死亡。

临床这么多年,我发现脑病科很多疑难病症,与阳气不足或者阳气被风寒湿损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中风、头痛、眩晕、痴呆、各种肌病、周围神经病、颅内肿瘤等等疾病。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阳虚呢?为什么现代社会那么多的人会阳虚呢?

因为现代社会的我们,各种的无节制熬夜、缺少体力活动、贪凉饮冷、大吃大喝、营养不均衡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都会造成阳气受损、阳气亏耗。

还有连世界卫生组织都看不下去的抗生素滥用现状,满天飞的各种各样清热解毒药物,这些抗生素及清热解毒药物,对人体阳气的损耗,已经是众所周知。

还有在泛淤血论影响下的世界,好像遍地都是供血不足或者淤血的疾病,各路活血化瘀神药的遍地开花,导致活血药物的过度使用,也会严重的耗竭阳气。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人体的阳气也会逐渐亏耗,正如《内经·灵枢》上所称:“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

我曾经讲过中医如何看病,我们千万不要阴阳不辨、寒热不分,跟着西医的诊断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查看我的文章《看病还有章法》

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必须使用不同的方剂及方药进行治疗,精准化的辨证论治才会更有效果,才能更好的改善预后。

尤其在各种疑难病症的治疗中,一定要注意阳气不足的情况;阳气不足及补益与否,严重影响着各种疾病的善恶转化!

救治各种危重病证,更加要重视回阳救逆。

那么在临床上吗,我们怎样才能更好识别阳气不足或者阳虚呢?

清代名医郑钦安,曾在《医理真传》中详细描述辨别的方法。

除了常见的怕冷、畏寒、喜暖,我们可以概括为“舌脉神色口气便”等下列七项。

舌——舌青滑或淡白,满口津液,口吐清水;

脉——脉息无神,浮空或细微无力或沉;

神——其人安静,目暝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

色——面色唇口淡白;

口气——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

便——二便自利。

我曾经诊治过头部严重怕冷怕风,夏天也必须戴帽子的扬州女士,也曾诊治过背部严重怕冷,夏天也必须使用烧烫的铁块熨背的杭州人。

脑病科常见的阳虚疾病有:头痛、头昏头晕、痴呆、中风、失眠、额叶病变、嗜睡、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反应迟钝、痴呆、听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等等疾病。

诊治阳虚必须使用温阳的药物及方剂。

比如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巴戟天、仙灵脾等等药物,比如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阳和汤方等等。

对于上文中头部严重怕冷怕风的扬州女士,以及背部严重怕冷的杭州人,服用我开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后效果非常好,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麻黄附子细辛汤对阳虚型的中风恢复期、血管性痴呆、低血压头昏、失眠、慢性周围神经病等疾病都有效果。

对于那位也学过中医的驾驶员,在被大三甲医院以换心脏的言辞婉拒后,要他的儿子背着到我门诊最后试试看,根据他阳虚的心衰疾病,我大胆的使用了大剂量的四逆汤,服药后的驾驶员竟然明显好转,重新快乐地开上了他的出租车。

但是在临床上,病人是不会按教科书生病的。

如果在阳气稍有不足之时,即辨识明白,或者提前预判,提前进行干预及治疗,那么必定能进一步地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比如中风后的病人,如果有疲乏无力、困倦欲寐、脉微而细等情况,即使没有明显恶寒肢冷的虚寒征象,我们也可以加入桂枝、菟丝子、仙灵脾、附子等药物,临床使用后效果明显增加,这其实就是我院的易颂余老先生及左维民左院长教导过我们的经验。

当然,临证是复杂的,有的甚至还会表现出与疾病相反的情况,比如真寒假热症,此时,我们更需要仔细辨证,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准确辨认阴阳,大胆应用附子类药物进行温阳回阳。

兴化不仅是富饶美丽的鱼米之乡,根据调查,兴化其实还是长寿之乡,我经常和那些长寿的爷爷奶奶讨论长寿之道,他们的长寿之道,真的就是:避风保暖、收摄守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情绪开朗。

每次看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无论寒暑都正儿八经的长裤长袖,还戴着帽子,哪怕在过火焰山时也是这样,我不禁在想,这个史上最啰嗦的唐僧,是不是典型的阳虚病人呢?

看文章的亲,您说呢?

莲溪湖畔

平启年大夫的公益科普网站

2 thoughts on “今天你阳虚了吗?|平启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