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实乃奇书,书中的建筑、场面,无一不体现着对称、均衡及和谐之美,哪怕是人物描写,竟然也运用对称之笔法,比如贾宝玉和甄宝玉,比如黛玉自然有香,正对着宝钗丸药生香,比如黛玉和宝钗对待宝玉态度的对称笔法,比如一僧一道的对称,比如僧道出场的首位呼应,都淋漓尽致地表达着对称的和谐之美。
根据大自然的对称法则,有对称之美,那么必有对称之殇。
比如我们脑病科疾病中,就有着相当特殊的对称之殇,
欲知详情如何,亲们请听我慢慢道来。
1
某日,一老友电话告诉我,他老妈得了脑梗,头昏、反应迟钝,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很担心:“老妈这次可能真的过不去了。”
重症监护的费用高啊,老友哥几个实在吃不消,不得已,三天后,老友把老妈转到了我们脑病科。
转到脑病科的老友母亲,仍然头昏、反应迟钝,我到床旁检查后,发现老友母亲四肢活动自如,言语流利,但定向力、注意力、记忆力、计算力都明显障碍,不知道现在的季节、不知道具体楼层、不认识陪护的家人、不能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老友母亲明显痴呆了。
查看病人的病历资料,病人的肺CT报告为慢支,头颅磁共振报告为脑萎缩、多发腔梗、动脉硬化、鼻窦炎,老友很认同母亲脑梗的诊断。
但我本着“看病必看片”的原则,习惯性地拿起病人的片子,开始追逐阳光。
我发现病人的磁共振片子上,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的呈现“长T1长T2的信号变化,以及ADC序列高信号的变化。”
我告诉老友,他的母亲可能得了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仔细了解病史后的情况,证实了我的判断。
2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约300倍,与血红蛋白的解离却极其缓慢,所以一氧化碳会极其容易地进入血液,同时又会在体内产生累积效应,因为脑组织对缺氧最不耐受,所以一氧化碳中毒后极易形成缺氧性脑病,最易对基底节构成损伤,也可对两侧大脑半球的皮层构成损伤。
所以基底节对称性损伤病变,是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的特征性病变。
说了半天基底节,那么基底节到底是什么东东呢?
所谓基底节,就是大脑深部的神经元胞体(神经组织),聚集在一起的四块宝贝疙瘩,如果把大脑看成一颗球,那么基底节就是靠近球心的宝贝疙瘩,他们分别是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其中的尾状核,就像一个头大尾细而弯曲的大蝌蚪,将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联系在一起。
基底节就像办公厅,办公厅先将大脑(司令部)发出的命令进行整理、润色或修饰,然后把这个命令传达到负责运动的各个部门和单位,各个部门和单位再把命令发送到身体的每一块肌肉,从而实现协调而精准的“一举一动”。
基底节病变主要引起肌张力、姿势维持和运动等方面的异常,如果双侧基底节都有病变,同样可以导致精神和智力方面的异常,比如本文中老友母亲的智力已经明显异常。
帕金森病是肌张力增强和运动减少的疾病代表,亨廷顿病是肌张力降低而运动增多的疾病代表。
3
但其实,临床上对称性基底节病变还是挺多的,包括遗传、代谢、中毒、炎症、感染性、血管、肿瘤性等等。
帕金森病及亨廷顿病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那么如何才能化繁为简,从复杂的临床病变中,明确到底是得了哪一种基底节病变?
第一:熟知对称性基底节病变的影像表现,第二:仔细地了解病人的病史或发病的故事。
尤其是如果能从影像中找到特征性的东西,那么诊断疾病更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比如某女工人的1,2-二氯乙烯中毒,她有着鞋厂职业史,她的影像学上同时呈现着弥漫性的白质病变。
比如甲醇中毒的某男,他合并视力急剧下降,影像学有视神经炎病变。
比如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病人多为青少年,有运动障碍及铜中毒,有角膜色素K-F环,影像学合并肝硬化。
比如考虑锰中毒或高氨血症的病人,病人一般有慢性肝病史。
还有很恐怖的氰化物和铊中毒,往往有投毒史,比如我在华山时,遇到的那位可怜的学生。
比如5年前老家那位胡言乱语的病人,影像学上,他的基底节及后枕部皮层的病变都很对称,详细的询问病史,原来他在捞水草时,发生了溺水。
低血糖或者高血糖也会导致基底节的病变,这种情况我在会诊的时候经常遇到,这种病人往往合并突然发作的不自主运动。
酒精中毒的病人,除了喝酒史,影像学上一般在中脑导水管、丘脑及胼胝体压部会有相应的变化。
Fahr病,一般发病慢,病史较长,年龄轻,头颅CT上,基底节区有对称性的钙化表现。
对称性基底节病变,其实还有铁沉积、铅中毒、线粒体病、脑静脉血栓形成、淋巴瘤、CJD(疯牛病)、隐球菌脑炎、PRES等等疾病,有兴趣的亲,可以参考我写的其他文章。
5
为了弄清楚基底节的解剖,我曾经思考了十几年,每当我从山边经过,头脑中就会浮现出基底节的解剖结构。
为了弄清楚基底节病变的详细情况,我曾仔细倾听华山赵老师的授课。
时间如白驹过隙,回首这十几年,我从南京到上海,从上海到南通,再到北京天坛、协和,一路走来,我有时似乎也成了那基底节区内囊的神经纤维,上上下下,寻寻觅觅。
我曾豪情万丈,也曾灰心丧气,我曾向往高峰,也曾差点滑铁卢,我曾默念着希伯克拉底,向往着纯洁纯净,也曾如那年在长江中的一游,不但落的个满口的江沙,而且落的个永久的腿疤,那真是“我本无知乡下来,稍作知者城中态,闻得钱塘江上潮,其实仍是无知者,今日方知我是我,聊为卿作梦蝶解。”
红楼梦开篇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故事结尾时云: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雪芹大手笔的对称之美,令人震撼,直教人拍案称绝。
莲溪湖畔
平启年大夫的公益科普网站
1 thought on “对称之美,及对称之殇|平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