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小时候一直疑惑,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如果是他取经不是易如反掌吗?为什么只有唐僧才能取回真经,而且必须经历种种磨难?
“敢问路在何方”的意义,应该是告诉我们:只有经历一番风雨,才能见到彩虹。
世事如此,学医同样如此,学中医更是如此。历史上曾有几次废除中医的大动作,但都凭借着中医自身过硬的本领活了下来。现代医学对中医处处质疑,连中医粉及中医医生都常迷惘,中医“路在何方?”很多老中医告诉我:路在脚下。
话说中风的老李很不幸,服阿司匹林后又胃出血,一顿忙活后改用氯吡格雷,加用雷贝拉唑护胃,结果还是胃痛胃胀,多处住院治疗无效,消瘦的老李六神无主、万般无奈,经人介绍来我门诊,老李舌暗苔腻而脉弦,考虑气滞湿阻,根据我院老先生张淑仁主任的经验,给他用了香砂六君子汤,加百合、乌药、蒲公英、八月札等中药,服用一月,效果很好,老李觉得腹部很舒服,食欲大增,吃氯吡格雷也不难过了。
高兴的老李晚上在小区散步时,遇到坐着轮椅的老张,老张房颤后脑栓塞,吃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无效,吃达比加群后又胃痛胃胀,加用雷贝拉唑无效,也在六神无主中,老李建议老张到中医院看看。
到我门诊的老张穿着很厚的羽绒服,但伸出的手还是冰凉,仔细了解,老张腹部也怕冷,大便总是烂烂的,舌质很淡,舌尖上的水流流的,我告诉老张,这是典型的脾肾阳虚,就开了附子理中丸的方剂给他,附子从6g起用,最大量用到30g,老张吃后,也表示效果相当好,胃痛胃胀消失,先前的下肢水肿和胸气喘闷也都消失了;我院老先生张淑仁主任曾多次讲过附子的运用,认为附子对脾肾阳虚的腹泻效果很好。
在小区帮助抗疫的阿强妈妈高血压已经一年多,经常头痛头昏,前后服用依拉普利、缬沙坦、氨氯地平、左氨氯地平等药,都不适应,吃药后反而更加头痛头昏,经常觉得脸上发烫,头脑中有火的感觉,到医院输液过二个疗程也是没用,六神无主的她,今天也来到我门诊。
“阿强,你妈妈这是典型的肝阳上亢。”我给阿强妈妈开了天麻钩藤饮加生地、白蒺藜、夏枯草等中药,阿强很孝顺,天天给妈妈熬中药,也不怕中药味难闻;阿强妈妈服中药一月后,整天神清气爽,再也没有发生过头痛及头昏。
我院左维民左院长曾讲过,血压升高会导致大脑血管扩张,甚至过度充血,因此而头痛头昏的病人很多,而降压药大多扩血管,又会导致头痛头昏,这个时候使用中药平肝潜阳,确实有效果,是个很好的治疗选择。
小区物管的周总腔梗2年多了,经常到医院挂活血化瘀的水,但仍然时常头昏,记忆力也下降,阿强要他也到我门诊看看,周总面青唇暗,眼袋很重,脸上油腻腻的,舌苔厚腻,明显湿浊很重,再仔细问,原来周总在郊区的水面上建了一个大别墅,他和老婆长期吃住在一楼,考虑湿蒙清窍,但周总舌苔中部却无苔,舌质偏红,考虑系长期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引起的阴伤,给予不换金正气散加生地,并嘱咐不能再住在水上。
周总服药一周就感到有效,服药一月后头昏完全消失。我院左维民左院长曾多次教导我们:“活血化瘀药大多温燥,用多了会伤阴,会导致舌质红苔少,甚至无苔,生地对这种阴伤,可以起到改善作用。”
黄煌教授曾多次讲过,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王道,不经过辨证而随意的使用活血化瘀药物,会砸中医牌子的。
在阿强的介绍下,乡下有个阿婆也过来就诊,阿婆的弟弟是某院主任,阿婆女儿也是医生,但阿婆中风后的血管性痴呆还是逐渐加重,并逐渐卧床不起,在家和孩子们的交流越来越少,近来几乎都不怎么讲话了,小便也常失禁;到门诊的阿婆很瘦,面色晦暗,舌苔厚腻,考虑痰浊蒙窍,我给阿婆使用了解语丹加麻黄、佩兰、仙鹤草等中药,服药后的阿婆言语逐渐增多,开始下床行走,和孩子们也有说有笑,反应都比以前灵敏很多。阿婆每年都会到我这儿打几个疗程的中药,至今已5年,仍健在。
天天看电视的阿强问我:“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要打败牛魔王救紫霞,就必须戴上紧箍咒做回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而戴上紧箍咒就不能有半点情欲,只有跟着‘能唠叨死两个牛妖’的唐僧,取经去。这个结怎么解?路怎么走?”其实至尊宝早有答案:打破紧箍咒,救紫霞,救孙悟空。
近年来,很多国医大师都在提倡,中医不能再套用西方的评价系统。本月初,世界卫生组织都公开发言,充分肯定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贡献,并鼓励成员国吸纳中医药,中医药的价值在全世界范围已经被重新认识。
用上WIFI的李世民,一个小时就下载好了全部的西天经文,说不定哪天华佗在清华的计算机上,一个小时就能搞定:关于补阳还五汤在中风病人神经修复网络上的一万个靶点及通道的研究。这样,唐僧的差旅费不要愁了,华佗的科研经费也省下了十万大洋。
东施效颦已经成为永久的笑话,所以有哲人告诉我,走好自己的路,方能行稳致远,方能扬帆远航。
莲溪湖畔
平启年大夫的公益科普网站
2 thoughts on “路在何方-谈谈中医的出路与未来|平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