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6日

贾母从“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的史家,嫁到“白玉为堂金做马”的贾家,享年83岁,在古时,绝对是长寿之人,虽号称“耄耋之年”,但贾母仍那么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一点儿也不痴呆,那么她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1

在进入老年化社会的中国,耄耋之年很多,期颐者亦不少,但痴呆的老年人到处都是,失去了智力及自我的痴呆之人,生活质量何在?人生尊严何在?生命的意义又何在?备注:80~90岁,称为耄耋之年,90岁称为鲐背之年,100岁称为期颐之年。

谈到痴呆,绝大多数人就会摇头叹息:“这人完了,可怜啊!”大家都认为得了痴呆就别想好了,到医院看了也是白看,浪费钞票,就等着那一天吧。

2

得了痴呆的病人往往很可怜,严重的什么都记不得了,连自己的爱人、子女、父母都会忘记,就是家人站在面前,也会形同陌路,“这人是谁啊?是到我家偷东西的小偷吧?”

对数字失去认识的朋友,拿着一百元买两元的牙刷,根本不晓得还有找零,或者不晓得如何找零。

很多痴呆病人不能辨别时间、方向,常会走失,走失亲人的痛哭流涕、伤心欲绝,您见过吗?

以前大大咧咧、为人随和的老人变得越来越固执、古怪、斤斤计较,很通情达理的人变得蛮不讲理。

行为自私,不爱理人,不关心家人,经常发呆,情绪低落。

有的老人开始多疑,私藏毫无价值的物品,以前爱干净的人,开始变得邋遢,甚至有的人大小便失禁或随地大小便。

欲逢期颐更睿智,看文章的亲,您难道不想在长寿之年仍如贾母、甚至仍如杨振宁一样睿智、洞明吗?

3

那么在预防痴呆方面,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到底如何才能“闲趁少时防愚痴”?

当然这里讲的痴呆,一般指阿尔茨海默病,应该除外我在“从影像看痴呆”一文中讲的那些酒精性痴呆、疱疹脑炎性痴呆、梅毒麻痹性痴呆、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痴呆、桥本脑病性痴呆等等。

根据调查研究,如果从年轻时就积极预防及干预,我们将有望预防或延迟全球 40% 痴呆症的发作,并改善痴呆病人的智力水平及生活质量。

比如加强教育、保持学习、提高认知能力,对于预防晚年出现认知障碍等痴呆相当重要。

统计数据显示,在没有使用助听器的人群当中,听力下降与认知障碍的程度呈现显著的相关性。

过量饮酒、高血压、创伤性的脑损伤等,都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增加痴呆的可能性。

一项面对 58 万人、长达 42 年的调查发现,肥胖的人面临着更高的痴呆风险。

吸烟对于智力的损害已经有明确研究,尤其是对65岁以上人,抽烟是危险系数最高的因素,所以戒烟永远不会太晚。

在一项针对 60 岁以上人群的研究中,相比于抽烟者,戒烟超过 4 年的受试者在随后 8 年患有痴呆的风险更低。

另外,二手烟也会增加痴呆病的发病几率。

缺乏锻炼及社交,容易诱发晚年痴呆症,所以应该适当参加有氧锻炼或活动,

手指运动要求高的动作,如手工艺、雕刻、制图、剪纸、打字、弹奏乐器等,能使大脑血液流动面扩大,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防治痴呆。

糖尿病,尤其是 2 型糖尿病也与痴呆症的发作有关;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症状越严重,患有痴呆症的风险越高。

所以,“闲趁少时防愚痴”相当重要,我们如果能进一步克服对痴呆的偏见和恐惧,从整个社会层面重视痴呆,并及早预防,将有望预防或延迟全球 40% 痴呆症的发作,并改善痴呆病人的智力水平及生活质量。

4

石头记中的贾母是一位十分爱笑的老人,同时也善于制造笑料及捕捉笑料,比如她打趣王熙凤:“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辣货,南京所谓‘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她打趣林黛玉:“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看到黛玉受窘,她哈哈大笑;比如她携刘姥姥逛大观园,看到宝钗的屋子很素净,又逗开了:“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

刘姥姥的寿其实更长,甚至在后来还为搭救巧姐儿而奔波,贾母和刘姥姥虽都是古稀老妪、出身悬殊,一个是豪门巨富,一个是清贫农家,她们之所以长寿,其实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个“乐”字,乐在恬淡豁达,乐在想得开,有个好心态。

莲溪湖畔

平启年大夫的公益科普网站

站点图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