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

那天,医院急诊室的宁静,突然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与担架轮子在地板上的滚动声打破。

我抬头望去,只见几位医护人员正急匆匆地推着一位昏迷的中年男子进来,他满脸通红,右手无力地垂在担架旁,宛如深秋里最后一根枯枝,在风中无力地摇曳。

“快,准备抢救!” 我疾步上前,迅速加入抢救行列,立即查看病人的情况,这位名叫老李的男子,在家中突然晕倒,他的妻子在一旁用颤抖的声音,结结巴巴地描述着老李的情况,眼中满是恐惧与不安:“他有高血压,平时吃药不规律,血压控制不好,最近脸色总是红红的,情绪也容易激动。“

抢救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吸氧、开通静脉通道、心电监护、抽血、头颅CT……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每一次晕倒都是生命危险的警告,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尽快稳定老李的病情,守护住他那脆弱而宝贵的生命。

老李,这位整天忙忙碌碌的小城中年男子,他的日子就像是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从早到晚为着生活而奔波。工作繁忙,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平时应酬不断,烟酒不离手,在这样的生活节奏下,老李的血压悄悄地攀上了危险的高峰,而他自己却浑然不觉。  

直到那次体检后,医生严肃地警告他:“你的血压很高,必须吃药控制!”老李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老李开始服用降压药,但内心深处,却总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更为自然、更为温和的方法来控制自己的血压。

这时,他听说了桂枝,一种在中医里被广泛使用的药材,据说,桂枝能够温阳解表、调和营卫,还能治疗中风,还能平喘强心、强壮体质,甚至能预防疾病。

老李心想,既然桂枝有如此多的好处,或许它也能帮助自己解决高血压的困扰。在没有咨询专业医生的情况下,老李自行购买了桂枝,开始了自己的“中药治疗”,希望能够借此降低血压。

然而,他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药材虽好,但并非人人适用。

桂枝性温,能助阳,能温经散寒,适用于中风恢复期等阳虚的病人,但阳亢之人服用后,会使亢盛的阳气更加亢盛,会化火、变风、厥逆,轻则导致兴奋、失眠、头痛、头昏,重则导致中风、心律失常、癫痫等疾病,甚至会危及生命、致人死亡。

所以阳亢的病人服用桂枝,无异于火上浇油。而老李,恰恰是阳亢体质,服用桂枝只会让体内的阳气更加亢盛,只会导致病情恶化。

果然,擅自服用桂枝的老李,血压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升得更高了。经过我们全力抢救,突然晕倒的老李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右侧肢体偏瘫,言语含糊,智力也受到了影响。

老李的生活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工作、应酬,甚至连曾经的爱好——打麻将、抽烟、喝酒,都成了遥不可及的回忆。

看着老李如今的模样,我不禁感慨万千。

桂枝这味药材,在古老的中医典籍中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它并非万能药,更不是适用于所有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病情也不同,只有经过专业医生的辨证论治,才能进行配伍使用。

老李的阳亢体质,本就不适合温燥的桂枝,他的擅自使用,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疗效,反而差点送了一条命。

我的老师黄煌教授,对经方研究有着深厚的造诣,他提出的桂枝体质、桂枝人等理论,为中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黄老师总是强调:“没有辨证论治,就没有中医治疗。”

无论是多么名贵的药材,都要进行系统的辨证论治,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病情来精准使用,如果没有经过严谨的辨证,而随意地使用中药,不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更是对中医宝贵遗产的践踏,是在玷污我们的中华瑰宝。

因此,我想告诉所有像老李这样的朋友们:千万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偏方”或“神药”,更不要在没有专业医生指导的情况下擅自用药。

中药虽然神奇,但并非人人适用,只有经过严谨的辨证施治,才能确保药物发挥出最佳的效果,才能更好地守护我们的健康与生命。

让我们一起尊重医学,珍惜生命,用智慧和谨慎来引领我们健康的人生航程,让生命的航船在风浪中稳健前行。

参考资料:

1.神经病学(第三版),吕传真、洪震、董强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黄帝内经,人民卫生出版社;

3.中医内科学,吴勉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莲溪湖畔

平启年大夫的公益科普网站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