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

我有个病友,他说他的一生就是和眩晕作斗争的一生。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朋友是位50多岁的公务员,30年前发作眩晕,当时天旋地转,恶心呕吐,很严重,住院治疗,躺卧于床三天三夜,方缓解。

至此以后,每当疲劳或睡眠不好,就会再发眩晕,每次都比较厉害,天旋地转,恶心呕吐。

不发作眩晕的时候,那应该正常吧,不,公务员朋友告诉我,他的头几乎每天都是昏昏沉沉的,很难受。

公务员朋友说起头昏时,眼中几乎都带着泪,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啊!

1

眩晕,看似简单,实际上是多种疾病的表现。

比如耳石症、前庭神经元炎、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小脑梗死、中风后抑郁。

比如脑血管畸形、脑干肿瘤、电解质紊乱、脑震荡、缺氧、痴呆、偏头痛、酒精中毒等等。

甚至还有少见的疾病,比如脊小脑共济失调、脊髓痨、周围神经病、笑气中毒、渗透性脑病、中毒性脑病、炎症性脑病等。
看似简单的眩晕,里面的学问很深。

没有人不怕眩晕的。

很多朋友表示眩晕虽然消失,但却又出现了头昏,或者头部昏沉,即使没有旋转感也常常感到不适。

有的朋友还伴有行走不稳,容易摔倒,甚至于不敢行走而坐于轮椅。

或者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速度减慢,出现焦虑、抑郁,甚至恐惧,失眠,疲劳无力。

眩晕后头昏,貌似简单,但治疗比较棘手,很多的病友在多方诊治效果不佳后,才经人介绍来到我的门诊。

2

根据中医理论,眩晕后头昏一般考虑心虚胆怯,在临床上我们常使用温胆汤进行治疗。

温胆汤,历史悠久,出自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该方剂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大枣等药物组成。

宋代陈无铎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记载温胆汤可以治疗“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详,……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温胆汤中的半夏、陈皮、枳实等成分具有燥湿化痰、理气调中的功效,能够调节胃肠功能,促进痰湿代谢,从而改善脾胃虚弱所致的头昏症状。

竹茹和甘草具有清热和中、宁心安神的作用,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从而减轻眩晕后遗头昏引起的神经紧张和焦虑。

大枣和生姜具有补益气血、调和营卫的功效,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从而减轻眩晕后的疲劳和虚弱。

3

如果痰湿偏盛,加重半夏、竹茹的剂量,必要时还可再加入胆星、竹沥、海蛤、海浮石、远志、石菖蒲等。

如果偏热胜,加用黄连、黄芩、栀子、大黄、连翘,单加黄连即是黄连温胆汤。

合并肝气不舒者,比如并胸胁胀满、心胸憋闷,加入柴胡、香附、郁金、佛手等。

合并肝火上炎者,比如并面目红赤、头痛头胀,可加入天麻、钩藤、夏枯草、石决明、珍珠母等。

合并瘀血者,比如并舌质紫暗,或有紫斑紫点,口唇颜色发暗,甚至紫暗、紫绀,或出现舌下络脉迂曲、扩张、结节、紫黑等,可加入桃红四物。

但对于瘀血病变,临床辨证时,一定要分清,到底是单纯的瘀血,还是有合并证的瘀血,比如气虚血淤、血虚血淤、气滞血淤、肝郁血淤、痰浊血淤、寒凝血瘀、瘀热、热盛瘀结、阴虚血淤、阳虚血瘀、瘀结症瘕等。

根据不同的瘀血,使用不同的中药或方剂。

而不是单纯的开具丹参、三七、血塞通。

我们在临证时,应该审察病机,根据病证之所偏重而遣方用药,应该斟酌细密,既要到位,又不过位,这样才能既治疗好了病人,又价廉物美,不让病人病急乱投医,不让病人乱花冤枉钱。

4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现代分析技术,发现温胆汤通过调节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等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眩晕治疗是个系统工程,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眩晕的原因,治疗原发病,使用眼震电图等仪器检查病友的前庭神经功能情况,指导走路操或者眼球操,进行前庭神经功能锻炼,从而精准地帮助病友分析病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上文中眩晕30年的病友,根据他发病的特点,我们考虑前庭神经元炎,病人虽然多处就诊,挂水、吃药,也曾使用抗抑郁的药物,但仍反复发作眩晕,持续头昏,痛苦的病人甚至多次萌发了却此生的念头。

病人的夫人很有耐心,根据我的指导,每天督促她的公务员老公进行前庭功能锻炼,按时服用中药。

加了黄连的温胆汤其实很苦,但病人很坚持,病人坚持治疗2个月后,头昏明显好转,近5年来再也没有发作过眩晕。

病人已经成为我的好友,我的好友上个月告诉我,他的头昏早已消失。

参考资料

1.张文华,谯凤英,蔡秋晗,《经典名方温胆汤及其类方治疗眩晕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药物评价研究,2024,47(1), 204-210.

2.李明, 王强. 《温胆汤对焦虑症患者的疗效研究》. 中医药学报, 2020,45(2), 150-155.

3.王玲, 刘平. 《温胆汤治疗眩晕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中医临床研究,2020 ,33(5), 504-507.

4.吴勉华,《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莲溪湖畔

平启年大夫的公益科普网站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