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

在中医的世界里,“湿”被列为“六淫邪气”之一,以其粘滞的特性,特别容易侵犯人体的脾胃,影响阳气,扰乱气血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引发一系列疾病,使病情缠绵,难以愈合。

治疗湿气的方剂众多,从甘露消毒丹、连朴饮到五苓散、真武汤,再到广为人知的二陈汤、温胆汤、薏苡仁汤、羌活胜湿汤、二妙散,甚至治疗新冠的化湿败毒方,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面对众多治疗湿气的方剂,我们可能会无所适从,会困惑,不知如何抉择。这时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该如何做出治疗决策?

1

临床分析告诉我们,湿气与脾胃的关系尤为密切,因为脾喜燥恶湿,一旦湿气过重,脾气就会受损,影响其正常的运化功能。

因此,在治疗湿气时,我们应化繁为简,首选健脾化湿的相关方剂,比如平胃散。在诊治湿气的临床病案中,平胃散使用比例应该是最高的。

2

平胃散,在中医界可谓是赫赫有名。平胃散最早见于《简要济众方》,后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收录,成为宋代官修药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重视。

平胃散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及大枣等药物组成,以其燥湿健脾、行气和胃的功效,治疗因湿滞脾胃引起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虽然配方简单,但因为祛湿作用肯定而有效,被称为中医治疗湿阻脾胃的代表方剂,甚至曾被誉为“治湿圣药”,自古以来被广泛使用,其知名度堪比当代的吗丁啉。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小瞧了平胃散这个小方子,平胃散中的每味药物都是精挑细选,各司其职,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苍术以其辛、苦、温的特性,行气燥湿,健脾散寒,能够祛除体内寒湿,还能健脾,是平胃散中的主要药物。

厚朴,不但燥湿能力强,而且能下气除满,运化能力很好,与苍术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燥湿健脾的作用。

陈皮,其实就是橘子皮,作用比较平和,但不要小看了这味药,陈皮既能帮助苍术燥湿健脾,又能帮助厚朴理气消胀。

至于生姜,绝对是水乡的宝贝,在美丽的水乡兴化,生姜不仅是调料,更是早茶必不可少的菜品,此外,还有生姜茶、酱生姜、生姜饼、生姜糖、生姜酱等衍生产品。

生姜不但具有辛温解表、温胃止呕的作用,而且能帮助驱散体内的寒湿,天然地为水乡人们竖起一道抵御湿气的屏障。甘草和大枣加入平胃散,能调和诸药,改善口感,增强药性。

3

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使用平胃散的时机呢?到底该如何准确把握使用平胃散的适应症?

在临床实践中,平胃散的使用需要精准把握腹部胀满和头身困重这两大方证。

所谓腹部胀满,主要表现为腹部紧绷感,多因肠道积气所致,属于气胀,但查体时,并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腹诊时可仔细体会。

至于头身困重,一般表现为头脑昏沉,头晕头昏,仿佛头上压着一顶沉重的帽子,或是脑袋被束缚着一根无形的绳索,四肢酸楚发沉发重,好像身子被绑住一般。

被湿气侵袭后的表现其实还有很多,比如大便粘滞、食欲下降、面部油脂多、湿疹、腹型肥胖、易干呕、口黏口臭、痰多或舌苔白厚腻等症象。

尤其是舌苔,白腻之外,往往比较厚,常有朋友告诉我,早上刷牙时必须刷刷舌头,不然舌苔厚腻,总觉得粘腻不清,很不舒服。

4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和核心,通过细致观察湿气的症状和舌象,我们能洞察湿气阻滞的部位,分清湿气侵袭的深浅。

从而以平胃散为基础,为每位病友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并达到最佳的祛湿治疗效果,破解各种复杂的疑难疾病,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生活更精彩。

参考资料:

1.中医内科学,吴勉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黄帝内经,人民卫生出版社;

3.方剂学,李飞,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中医诊断学,李灿东,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5.中药学,钟赣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莲溪湖畔

平启年大夫的公益科普网站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