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

然而就在我们欢拥曙光之时,才发现奥密克戎一点也不温柔,刀片喉、水泥鼻、宝娟嗓呼啸而来,病毒性肺炎席卷各家医院,大男人堂而皇之地躺进了妇产科,90高龄竟然住进了儿科病房。

当滔天的浪花淹过,当大白肺、心肌炎,甚至肾炎、格林巴利张牙舞爪而来时,我们该怎么办?我们靠什么来安全渡劫?

靠拼爹、拼颜值、拼流量吗?靠喊几句口号吗?

都不行,我们最终靠的,或者拼的,其实只能是我们的抵抗力、免疫力。

免疫,是我们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抵挡外界病毒、细菌等的侵袭,这种免疫功能,我们俗称为免疫抵抗力,在中医里,称为正气。

内经上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指的就是正气充足了,外邪无法入侵,人自然就不会生病,或少生病。

反过来讲,如果正气亏虚,气虚了,就极其容易生病,而且生病后往往比较重。

临床研究发现,气虚之人确实容易感冒,而且感冒后迁延不愈,并发症多、治疗效果差、预后也差。

在奥密克戎肆虐之时,国家及很多省市的名老中医,曾大力提倡使用中医治疗气虚的一首方剂:玉屏风散,

我也曾经在疫情放开伊始,介绍过“新冠四方”,其中就有玉屏风散的方剂,是用来治疗无症状感染者的,使用的朋友相当多。

随着感染者越来越多,很多朋友表示感染后期或者恢复期无力、体虚,稍微一动,就气喘嘘嘘,而且出汗多,有些病人检查后,发现合并了肺部感染,有的还合并了心肌炎、肾炎,有些甚至合并了格林巴利的周围神经病。那么,对于这些感染后期或者恢复期出现的气虚证候,我们该怎么办?
这时我们使用最多的,仍然是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出自元代名医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距今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危亦林是江西十大名医之一,对中医的贡献很大。

玉屏风散,是治疗气虚的经典名方,虽然只有简单的三味药——防风、黄芪、白术,却被历代名医比喻为:能像珍贵如玉的屏风一样,将邪气抵挡在外。

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防风能提高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黄芪能调节淋巴细胞各个亚群的比例,增强免疫调节作用,白术能刺激Th1型淋巴细胞增殖,产生抗体,调节免疫反应。

从中医上讲,黄芪补脾肺,白术健脾益气,培土生金,固表止汗,防风,祛风散邪,所以玉屏风散能起到益气固表止汗、扶正祛邪的功效。

正因为玉屏风散具有增强人体抵抗力、康复力、修复力的作用,所以曾被很多老先生誉为中药中的丙种球蛋白。

玉屏风收载于《中国药典》,在现代临床的内、外、妇、儿等各科中应用极其广泛。

表虚或者气虚自汗之人服之,能益气固表以止汗泄;体虚易感风邪之人服之,能益气固表以御外邪。

如果出汗多者,可以加入仙鹤草、山萸肉,出汗更多者,那么加入龙骨、牡蛎、鹿衔草、乌梅、五味子、五倍子、浮小麦、麻黄根等中药。

如果出汗多而且怕冷的,可以加入桂枝汤,使用桂枝、白芍等药物,加入桂枝汤的玉屏风散,又被美誉为铁屏风散。

这段时间我还曾诊治过夜间汗出不止的老人,老人第二天明显神疲乏力、语音低微,这时我给老人使用了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玉屏风散。

我还曾诊治过服用快克后汗出过多,骨头如寒侵者,这时我给他使用了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玉屏风散。

如果合并恶心呕吐、胃痛、腹痛、腹泻、咳嗽、气喘、鼻塞、胸闷、心悸,那么还可以加用二陈汤、乌贝散、香砂养胃、参苓白术、五苓散、小青龙、止嗽散、养心汤、真武汤等方药。

如果合并头痛,可以加用四物汤、羌活胜湿汤、左归丸、右归丸等方药。

如果合并头昏,可以加用益气聪明汤、参苓白术、生脉散等方药。

合并肢体麻木、偏瘫,可以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等方剂。

合并身体疼痛,使用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

但属于发热不退,或者热病汗出、阴虚盗汗、瘀血汗出、血热阳盛的,最好慎用或不用。

已经传承并发展了5000年的中医,是中华民族乃至于全人类在生命领域的瑰宝,是中华民族自古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尤其是与外感瘟疫之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比如最为著名的《伤寒论》,就是中医最早治疗外感疾病的论著,书中的一方一药,无不记载着东汉年间瘟疫流行、战乱纷飞的苦难及灾害。

在这疫情肆虐的3年里,我们不畏艰辛、共克时艰,我们勇毅坚守、砥砺前行,甚至是负重的全速前进,医护人员最终靠的、拼的,除了职业道德及素养,还有那缓一口气,再站起来继续奔跑的职业底线。

然而,如果在“阴霾散尽望春闲“时,及早落地上下都在热谈的人性化医护待遇,而不是“时过境迁仍如烟”,那么中国的医护在世界上奔跑的姿势是不是更为自信而坚定。

莲溪湖畔

平启年大夫的公益科普网站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