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使用要求比较高,临床上既要求辨证准确,必须仔细查看舌象脉象,还要熟练了解方剂配伍,知道药物使用后的各种反应。 方中附子扶阳温表里而通经,麻黄发汗达腠理而祛邪,细辛温通逐饮而透邪。 在临床使用时,根据情况还可以加入黄芪、党参、红参、白术,或加仙鹤草、仙灵脾,或加远志、石菖蒲,或加白芷、佩兰,或加地鳖虫、全虫,或加熟地黄、何首乌、山萸肉等中药,以进一步健脾补气、化痰开窍、补肾宁心等。

话说石头记中的晴雯,素体虚弱,稍微劳累就会感冒,在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竟然被王夫人撵了出去,晴雯“直着脖子叫了一夜,今日早起就闭了眼”,根据书中描述:“晴雯是得女儿痨死的,因为痨病会传染,晴雯随即被草草抬往城外化人场上去了,也不设灵堂。”

通过前后文的分析,晴雯体质极其虚弱,最后气虚及阳,阳虚而并外感,直着脖子叫,很可能就是支气管哮喘,应该属于经方中“少阴之体复感太阳”的太少两感证,这种病往往非常重,所以晴雯最后呼吸困难而死,惨痛至极。

1

脑病科的疑难杂症非常多,究其原因相当复杂,根据临床分析,其中因于阳虚寒甚的很多,比如那些疑难的头痛、头昏、痴呆、重症肌无力、各种痿证等疾病,那么对于这些阳虚寒甚或者阳虚寒凝的疾病,我们到底该如何治疗呢?

对于这些疑难病症,这时我常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进行治疗:麻黄6-10g,附子6-10g-20g,细辛3-9g。

麻黄附子细辛汤源自两千多年前的《伤寒论》,文中记载:“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主之。”

一般认为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阳虚复感寒邪,但其实在脑病科疑难疾病的内伤临床诊治中使用的更多。

2

比如那个头痛十余年的扬州女士,近一年来头痛明显加重,每月总会发作几次,每次发作时痛不欲生,严重时“头疼如斧劈”,服用多种止痛药无效,包括舒马曲坦,缓解期服用西比灵、丙戊酸钠等也没有明显的效果;扬州女士找我就诊时还在服用着上述药物及川芎茶调散的中药方子,但起效甚微。

扬州女士到我门诊时,正当盛夏短袖时,但女士却穿着长袖外套,戴着厚厚的帽子,虽然如此,女士的皮肤干燥无汗,脉象仍是濡沉无力。

仔细问诊,扬州女士头部冷痛,头部似乎时时有冷风钻入,全身怕风,严重时恶寒无汗,此前几年,每到夏天,则头痛不再发作,但今年头痛加重,虽然夏天,仍然头痛很厉害。

这时我就给她使用了麻黄附子细辛汤,并加入干姜、吴萸、半夏等中药,服药后第二天,扬州女士出了一身汗,怕冷改善,头痛明显减轻。

后来扬州女士连续服用了我的中药大约2个多月。这个病例我至今记忆犹新。

一同行老父亲,脑梗3个月了,天天服用阿司匹林、他汀及活血药物,还是卧床不起,右侧肢体偏瘫而不能行走,病情不但没有一点改善,记忆力反而越来越下降,经常迷路,连简单的计算也不会了。

根据同行父亲气虚血瘀及阳虚的辨证,我就给他开了麻黄附子细辛汤加补阳还五汤,同行父亲服用一周后,精神明显好转,反应明显改善。

3

在诊治那些体质虚弱、血压偏低的头昏病人时,如果使用益气聪明汤无效,这时我就会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获得的效果相当满意。

对于慢阻肺缺氧后的智力丢失及头昏头痛等阳虚病人,麻黄附子细辛汤尤为适宜。

麻黄附子细辛汤一般使用于“太少两感证”,所谓的“太少两感证”可以理解为少阴之体复感太阳。

或者简单的说,本方一般使用于重度阳虚之人外感时使用,但没有外感时,其实也可以使用。

这种阳虚体质者,往往精神委靡困倦,穿衣较多,怕冷,恶寒(但不一定有发热),舌淡,舌苔薄或水滑,脉象沉迟、微弱。

这些症候,临床多见于体质虚寒之人或老年人,久病或大病后之人,长期使用大量抗菌素、清热解毒类药物的病人。

这些病人看上去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神疲乏力的样子,穿衣较多,面色白白的,皮肤及肌肉松松的,说话的声音低弱、低沉,总是那么有气无力,有的好像在鼻子中哼哼的说话,或者越说越没有力气。

这种体质者,往往经不住风寒及疲劳,容易感冒、腹泻。

4

曾有位反应迟钝的杭州老者,夏天穿着羽绒衣到兴化找我就诊,老者儿子告诉我,老者经常头昏无力,大白天的都喜欢打瞌睡,而且“每晚必须以温热铁块敷背,不然不得过生,也不能入睡。”

根据杭州老者脉微细的情况,我给他使用了麻黄附子细辛汤,并加入仙鹤草、仙灵脾等中药,杭州老者治疗的效果非常好,一周后复诊的杭州老者,已经脱掉了羽绒衣,白天打瞌睡明显改善,反应迟钝也较前改善。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使用要求比较高,临床上既要求辨证准确,必须仔细查看舌象脉象,还要熟练了解方剂配伍,知道药物使用后的各种反应。

方中附子扶阳温表里而通经,麻黄发汗达腠理而祛邪,细辛温通逐饮而透邪。

在临床使用时,根据情况还可以加入黄芪、党参、红参、白术,或加仙鹤草、仙灵脾,或加远志、石菖蒲,或加白芷、佩兰,或加地鳖虫、全虫,或加熟地黄、何首乌、山萸肉等中药,以进一步健脾补气、化痰开窍、补肾宁心等。

或者可以合并使用补中益气汤、益气聪明汤、补阳还五汤等方剂,以更好地切中病机、增加疗效。

5

晴雯如果生在现代,在加强补液支持、解痉平喘的基础上,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口服,应该不会死,说不定一周就能改善出院。

晴雯是石头记中最有反抗精神的人物,曹雪芹将晴雯置于副册的首位,是有心安排的,他对晴雯的特殊感情,是将一股子骨气都放在了晴雯身上,晴雯的一生,是雪芹先生夹带着对社会的批判,和着血泪而写成的!

本文中医内容已于2022-10-14发表于兴化日报中医专刊

莲溪湖畔

平启年大夫的公益科普网站

9 thoughts on “麻黄附子细辛汤在脑病科的运用|平启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