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圣火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标志,象征着光明、 团结、友谊、和平和正义,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拳王阿里以颤抖的双手,坚持点燃奥运主火炬,成为全球观众最难忘的一幕。
拳王阿里双手的颤抖,医学上称之为震颤,是因为拳王阿里得了帕金森病。
震颤是一种不自主的有节律的抖动,是由于对抗肌群反复交替性收缩与松弛,从而引起的关节节律性运动。
临床常见的震颤有静止性震颤、意向性震颤、姿势性震颤、老年性震颤、生理性震颤等。
静止性震颤,是帕金森病的特征性体征。
意向性震颤,常见于小脑及脑干病变,在运动时发生,越接近目标越明显。
姿势性震颤,震颤往往以上肢为主,肌肉紧张时明显,随意运动时或者肢体放松时震颤可消失,常见于特发性震颤、慢性酒精中毒、肝性脑病、肝豆状核变性等疾病;其中,特发性震颤最常见,特发性震颤一般仅表现为手部、头部姿势性震颤,常有家族史,震颤会随年龄增大而缓慢加重,严重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活及工作。
老年性震颤,常见于老年人,常表现点头或晃头,肢体出现细微的快速震颤。
生理性震颤,属于正常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出现的肢体震颤,常见于焦虑、情绪紧张、疲劳、代谢紊乱或应用某些药物后,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
还有一种假性震颤,你听说过吗?震颤还有假的?这怎么可能?!
有的,临床门诊、病房及会诊时,害假病的哥姐们多着呢,比如有些犯人,有些特殊情况装病的人,我曾经在病房里的犯人一文中描述过这类病人,并介绍怎么鉴别及鉴定这种假病。
很多朋友认为喝酒能治疗震颤,尤其是会喝酒或者喜欢喝酒的朋友,会更加强调,为此有很多震颤的朋友经常喝酒,甚至每天喝酒,希望喝酒后能改善震颤,甚至彻底消除震颤,部分医务人员竟然也相信上面的言论。
然而情况真的是这样吗?真的吗?
从症状上讲,喝酒确实能缓解部分特发性震颤,部分特发性震颤的朋友,酒后甚至产生戏剧般的效果,能明显缓解震颤,根据研究,大约50%~70%的特发性震颤,饮酒后能够改善,所以很多朋友就认为饮酒对震颤有治疗作用,甚至认为对所有的震颤有治疗作用。
但看文章的亲,您知道真相是什么吗?
真相是,停止喝酒后仍然震颤,而且一般酒后2-4小时,震颤又再出现,甚至震颤的幅度还会加大,随时间延长,需要更多的酒精才能抑制震颤。
经研究发现,酒精是一种亲神经物质,对神经有毒性作用,能直接杀伤脑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递质产生明显影响,导致胃肠吸收不良所造成的硫铵(维生素B1)缺乏,导致脑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低下,并导致过氧化物及自由基对大脑造成损伤。
临床上常见的酒精中毒性脑病有:韦尼克脑病、柯萨可夫综合征、酒精中毒性痴呆、酒精性震颤、酒精性谵妄、酒精性癫痫、酒精性精神行为障碍等。
古往今来,酒文化不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社会生活中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酒在发挥其强大社会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危害,包括酒后滋事、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等社会问题,现在聚会时谈论最多的就是“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李白号称诗仙,嗜好喝酒,曾有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最出名的李白画稿,就是李白端着酒杯而举高右手,李白端着酒杯的手到底有没有颤抖,没有文献,但根据记载,李白最后是醉酒而亡。
莲溪湖畔
平启年大夫的公益科普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