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

“琉璃顶,展飞檐,檐下飞雨燕。青色砖墙白玉栏,校园是摇篮。”

我在协和学习时,有个山东同道,在下课间隙和我们念起这段文字,当时山东大汉的眼圈明显发红,念到最后,大汉的声音都有点哽咽。

原来协和是山东大汉最大的情怀,大学没考上协和,就在本地上了一个小医学院,工作了二十几年,这次终于有机会圆了到协和的梦。

1

前几天周院长带领我们一起学习了协和郎景和《我做科主任》的文章,深受感触的同时,思绪又回到了多年以前在协和的时光。

其实我也是冲着情怀去的协和,而且去了二次,一次一个星期,第二次还特地请协和老师安排我住在协和医院里面。

在协和二次学习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什么是协和,什么是协和精神?什么是协和人?到底为什么会让几代医学人怀上协和情怀?

2

在协和学习期间,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协和的院训:严谨、求精、勤奋、奉献。

八个大字,挂在讲堂两侧。

讲课的时候,老师们会时不时的提一下,是一种很自然的模式,然后是很多的课件上,都标注这八个大字。

尤其记得郭玉璞教授。

当郭玉璞教授慢慢走上讲台时,我们全场起立行注目礼,崔丽英教授及彭斌教授赶紧拿了一张椅子,要请他坐,郭教授轻轻地拒绝,说:“我站着讲吧。”

当时郭教授已经80多岁,下面的学友悄悄告诉我,郭老是给大领导看病的。

崔丽英教授刚介绍了一句郭老,郭老就挥手说:“我最喜欢大家叫我郭医生,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医生,而且我以做医生为荣,我今天和大家讨论的是线粒体病。”郭老很谦逊、很低调、很和气。

在他的课件中,我们还看到了很多协和病历原貌,协和的病历很严谨、很完善,号称是协和之宝,这样子的病案怎么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纠结、纠纷等等的呢?

郭老的课件上也标注着协和院训的八个大字“严谨、求精、勤奋、奉献。”

郭老的线粒体病课件相当精彩,相当前卫。

课件的最后,郭老又提了一下这八字院训。

看来,这八字院训是深入协和的血脉,也是协和人最重视的精神。

还记得当时候他拎得是相当普通的旧黑皮包,穿得是相当普通的旧皮夹克。

郭老谦逊低调的风采在协和到处可见,相比之下,少数人的傲慢、吹嘘及跋扈真是丑陋之极。

3

郎景和院士在文章中认为,严谨、求精,讲的是科学精神、科学作风,很多协和的文章都表示那就是求知、求真,就应该靠的是真本领,而不是去作假、忽悠,或者是拉皮条。

同样的,勤奋、奉献,讲的是人文精神、人文作风,是关爱、仁爱、怜爱,那应该靠的是善良和人品,而不是把病人当成摇钱树,更不应该是傲慢、侮辱,或者是谋害。

“医生给病人的第一张处方是关爱。”这句话讲得多好。

白岩松曾讲过,如果一个医生缺乏了对病人的真切关爱,那么这个医生的处方权是值得怀疑及商榷的,更何谈这个医生还处于医院的领导岗位或中层岗位。

郎景和院士在文章的最后还讲到:我们永远纪念林巧稚大夫、永远学习林大夫;林巧稚大夫被誉为“世纪智者”;我们和许许多多被她救治、被她教育、被她感动的人们一样,永远谨记她留给我们的珍贵礼物:对知识和技术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和理解,对人的善良、同情和关爱,以及用毕生力量改善人与社会健康的智慧。

4

我们兴化中医院,原来的名字叫“兴仁医院”,曾有楹联教育我们:抱病贵清心且思己过。我们的院训是:诚信、厚德、精业、创新。我们公开的服务宗旨是:质量第一,病人至上。

我们院歌是《生命阳光》:一片冰心在玉壶,一视同仁德高尚。温馨和蔼似春风,生命绿洲百花放。至精至诚仁心仁术,托起生命阳光。

我们的院歌写得既好又感人。

我觉得我们医院的院名、院训及院歌,从科学及人文上讲,和协和院训,其实是同源的,是同根的。

我是在早晨阅读郎景和院士的这篇文章,我当时正站在医院大门前,阳光明媚而又温暖,清鲜的空气夹杂着小草舒展的芳香,笼罩在光的色彩之中的白云,似乎比往日多了些许特有的振奋和神韵。

莲溪湖畔

平启年大夫的公益科普网站

1 thought on “我在协和的日子|平启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