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科疑难疾病甚多,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和人体其他系统的疾病联系密切,其中的脑血管意外及周围神经病等又与糖尿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在脑病科的门诊还是病房,我们几乎天天都与糖友打着交道,并为糖友释疑解惑、开药调药。
根据临床数据,糖尿病高危人群很多,如果存在下列情况,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1.超重与肥胖;2.高血压;3.血脂异常;4.糖尿病家族史;5.妊娠糖尿病史;6.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
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情况:6.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称为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目前糖尿病诊断标准如下:
1.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
2.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
3.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糖尿病如果控制不良将会产生严重危害。
糖友常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过早死亡。
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脑卒中、周围神经病、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同年龄、性别的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4倍,并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年龄提前,而且病情更严重;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很常见;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
糖尿病足严重者要截肢。
家有糖尿病病友的,建议买台血糖仪,学会监测血糖,并进行记录,就诊时务必带给医生以进行综合评估。
空腹血糖控制标准,一般为:4.4-6.1-7.8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标准,一般为:6.1-7.8-10mmol/l。下面是我已经使用了十余年的糖尿病饮食注意点知识,虽简单,但很实用,和我一起工作过的小伙伴们都知道:
1. 禁糖,烧菜可以使用元贞糖代替。
2. 多饮水。
3. 主食:包括下列如大米、小米、挂面、玉米、绿豆、红豆、银耳、饼干、面粉、粉条、藕粉、切面、馒头、花卷、包子、面包等,一天共6-7两,分3顿,1顿2-2.5两。建议多食糙米及粗粮。其中土豆及荸荠限量;尽量不要吃稀饭。
4. 蔬菜不限:包括下列如大白菜、青菜、菠菜、芹菜、小青瓜、韭菜、莴苣、豆芽、冬瓜、黄瓜、苦瓜、茄子、番茄、蘑菇、花菜等,可以吃饱;但如甜椒、丝瓜、萝卜、蚕豆、蒜苗、豌豆等,吃的量要稍微控制。
5. 水果一天2两,2顿之间吃。
6. 荤菜:一天2两,低脂:不吃肥肉、荤油、动物内脏、动物皮、熏烧、蛋黄、鱼籽、蟹黄,低盐:一斤盐单人应使用3月,牛奶一天2两,多使用素油。
7. 多运动,建议有氧运动,每周至少 3 次,每次20-30 分钟,比如跑步、跳舞、打拳等等,建议饭后 1 小时开始运动,以出微汗或适度出汗为度,切不可大汗淋漓,也不要运动过度或者太过劳累。
8. 按时按顿吃药。
9. 使用降糖药时,要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如出现心慌、乏力、焦虑、手抖、出冷汗、饥饿感等,严重的会出现反应迟钝、胡言乱语、嗜睡、抽搐、昏迷、反常兴奋等。
10. 随身带糖,发生低血糖时,应立即口服糖,并至附近诊室救治。
11. 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降糖药的用量。
12. 防跌倒,保护手足,尤其是足部,按时复诊。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更可怕的是无知。
请不要相信那些所谓的偏方和祖传秘方,所有打着根治糖尿病旗号的人或者单位都是骗子。
目前虽然无法治愈糖尿病,但是通过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与糖尿病和睦相处,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健康体质、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莲溪湖畔
平启年大夫的公益科普网站
ulDtviACaRkr
MhlpJNOQg
RTzcPpsABhdkU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