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6日

头昏,每个人都曾经历过,不过或轻或重而已,在我们脑病科的门诊或病房中,头昏的故事天天发生,头昏的原因纷繁复杂。

轻微的头昏可能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至多让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些微的波折,但严重的头昏,却会彻底搅乱这个世界。

引起头昏的疾病很多,比如后循环缺血、高血压、小脑梗死、耳石症、前庭神经元炎、脑震荡、睡眠障碍、焦虑抑郁、贫血、甲减、心功能不全、低血压等疾病,机理复杂,治疗棘手。

我们临床医生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查清病友头昏的病根,才能够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病友摆脱头昏的困扰。

根据病友的舌脉,以及精气神的过度或不足,或者合并痰浊瘀血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头昏分为肝气郁结、肝阳上亢、心肝火旺、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湿中阻、瘀血阻窍等证型。

然后对症选用各种方剂,比如柴胡疏肝散、天麻钩藤饮、丹栀逍遥散、八珍汤、益气聪明汤、六味地黄丸、二陈汤、通窍活血汤等方剂。

但具体到临床实践中,头昏的表现常常虚实夹杂,比如肝气郁结过度后,导致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如果再合并痰浊,或者合并腑热,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应该使用什么治疗方法?

如果单纯的疏肝理气,使用柴胡疏肝散或者丹栀逍遥散,力量太轻。

使用补益类的方药,比如八珍汤、益气聪明汤、六味地黄丸,那也没用。

对于任何疾病,使用补药,好像是很多人的习惯,比如门诊很多头昏的病友,明明已经面红耳赤,心烦气躁,舌红脉弦,还以为自己属于虚证,一个劲地服用黄芪、人参、枸杞子、肉苁蓉等补益类的中药,结果越补越面红,越补越头昏。

不懂中医或者只学个皮毛的医生,也许略微辨证后,使用些协定处方,也有个别医生根本不辨证,甚至胡乱辨证后,使用些中药处方,或者补益,或者活血化痰,而这也是临床头昏病友迁延不愈的常见原因。

那么对于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并且合并痰浊、腑热,甚至淤血的头昏疾病,我们该怎么办?应该使用什么治疗方法?使用什么方药?

使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这是黄煌老师的教导,其实也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体会后的经验。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里面有柴胡、黄芩、半夏、茯苓、桂枝、党参、大黄、龙骨、牡蛎等中药,煎煮时加入生姜、红枣。

这张方子其实就是在小柴胡汤中加入龙骨、牡蛎、桂枝、茯苓、大黄和铅丹。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是一首经方,书中原文:“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伤寒论中的胸满,一般指胸胁苦满,人体的胸胁属于少阳经循行区,黄煌老师概括其为柴胡带,如果在胸胁附近出现异常,就可以考虑使用柴胡或者柴胡制剂。

原方中有铅丹,因铅丹有毒,所以我们临床中,常使用珍珠母、磁石、代赭石、生铁落等代替。

这时的病友除了头昏以外,常常合并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甚至惊梦,半夜里突然惊醒,吓得一家子睡不着觉,这种病人往往有情志刺激史,极度敏感又缺乏安全感,

或者合并胸闷不适、喜叹息,甚至有病友描述胸中好像有火,或者胸中发热,要对着电风扇扇风凉快凉快。

病友常诉心悸或脐部动悸,容易受惊吓,甚至门窗略微发出一点声音,就会吓得跳起来,心悸惕惕,甚至脐腹悸动、失眠多梦、恐惧、惊狂。

方中的龙骨及牡蛎功能宁神潜阳,安魂定惊。

有些病友还会诉口苦,就像吃了黄连,甚至口臭,臭得不敢张嘴。

这些病友便秘的发生率很高,甚至很多天都没有大便,肚子胀得紧绷绷地,很难受。

方中的大黄号称将军,功具通腑泄热、祛瘀通络,在临床具体使用中,如果大便通畅,那么大黄用量可以3-6g,如果大便干结,大黄量可以6-30g,在观察中逐渐加量,而且要后下,李可老先生甚至有使用到50-100g的案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舌苔黄腻,脉弦滑有力,尤其是弦。

但临床实践中的情况千变万化,头昏的病友表现各不相同,这时我们还要根据病友的具体情况,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基本处方上进行加减。

比如,如果病友合并抑郁,那么我们常加入郁金、香附、川楝子、厚朴等中药。

如果面红、目赤、易怒等症明显者,还可再加入夏枯草、白蒺藜、龙胆草等中药。

如果心烦、口苦、易惊、心悸等症明显者,还可加入丹皮、山栀、枣仁、柏子仁、茯神、石决明、琥珀等中药。

如果合并苔腻、纳差、脘闷等症明显者,还可加入砂仁、蔻仁、枳实、神曲等中药,或者加用二陈汤、温胆汤。

如果合并耳鸣耳聋者,可加入天麻、地黄、石菖蒲、蝉衣、磁石中药。

如果合并腰膝酸软者,可加入熟地、玄参、牛膝等中药。

如果合并严重淤血者,甚至可以合用桂枝茯苓丸等方剂。

所以,我们在临证诊治时一定要把握好头昏疾病的虚实阴阳,根据头昏病友不同的症状及病因,进行不同的加减,使用不同的方剂及中药。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方简练,配伍精良,具有疏肝理气、化痰通络、镇静安神的作用,对于头昏病友,辩证为肝火痰浊,或合并腑热淤血者,具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使处于紧张或兴奋状态的人进入松弛状态,能降低大脑皮层兴奋性。

临床使用后发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确实具有镇静、抗焦虑作用,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服用后能令病友感到心静、平和。

曾有朋友告诉我,他的“头昏”来去无影,时而如一位开朗的舞者,时而如一个淘气的小丑,时而像一枚被吹醒的蒲公英种子,飘忽不定,时而又像是个小调皮,把你的思绪搅得天昏地暗。

头昏的原因很多,辨证分型复杂,有虚有实,有阴有阳,如果虚实夹杂,辨证为肝火痰浊,或合并腑热、淤血者,那么这时候可放心大胆使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想当年在南中医学习的时候,黄煌老师曾讲过,做一个医生,首先要平心静气,看病人的时候,应该要先静下心来,安静地听病人述说,安静地察舌观脉,观察病友的五官、姿态、行走、言语、气味。

在我们脑病科诊治头昏疾病的临床实践中,对于眼震、肌力、肌张力、感觉功能、共济运动、腱反射、病理反射等等,我们更应该平心静气,详细查体,反复揣摩,用心体会,用心辨证。

参考资料:

1.黄煌经方使用手册,黄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伤寒论,张仲景,人民卫生出版社;

2.神经病学(第三版),吕传真、洪震、董强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Duus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贝尔、刘宗蕙,海洋出版社。

本文已于2023年9月25日发表于兴化日报中医专刊

莲溪湖畔

平启年大夫的公益科普网站

1 thought on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头昏中的运用|平启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