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来势凶猛,多急性起病,冬季易发,随着北风渐起,天气渐冷,中风的病友也是是越来越多。
中风虽说好发于中老年人,但已经出现年轻化,门诊及病房中的青年中风越来越多,有40多岁中风的,有30多岁中风的,竟然还有20多岁即发生中风的。
中风后肢体无力、麻木、言语含糊倒还是轻的,严重的瘫痪在床,逐渐加重,逐渐发生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再严重的发病几天甚至一会儿就撒手人寰,徒留家人伤心流泪。
我国卒中发病率、复发率不降反升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高血压控制不达标、寒冷天气时缺乏相应的卒中预防对策、抗血小板治疗不精准、卒中合并房颤的诊断率及抗凝率低、不重视易卒中状态的有效处理等。
中风对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给病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在医院工作多年,可谓是看清人间百态,看透人情冷暖。
经常有病友家人问我:平医生,到底该怎么办?到底如何预防中风?中风后又如何预防再中?怎样应对中风后状态?怎样减少中风后并发症?怎样促进中风后的康复?
看文章的亲,你认为应该如何做?怎么办?
1
在我们脑病科中风的临床实践中,冬令膏方的使用,对于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治疗,以及预防中风复发,很有意义,得到无数中医大家公认及大力推广,尤其是我们江苏省中医院脑病中心的顾锡镇老师。
祖国医学在中风的预防及治疗方面,发挥着独特及重要作用。
根据辨证施治及体质具体情况提前进行的调理,可以降低中风病的发生或再中几率。
膏方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专门设有“中风膏”一章,认为中风膏方应遵循“标本兼治、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的原则。
宋代《和剂局方》对中风膏方的药物配伍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提出的中风膏方包括:水蛭、虻虫、僵蚕、地龙、蜈蚣、全蝎、土鳖虫等虫类药物,这些药物具有较强的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作用。
其他著名医家李时珍、张景岳、叶天士、陈士铎等对中风膏方都有相当精辟的论述及研究。
2
祖国医学认为,中风是因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风、火、痰、瘀滞留经络所致,根据辨证,我们在临床上常把中风分为风火上扰、风痰阻络、痰热腑实、阴虚风动、气虚血瘀等证型。
风火上扰者,多伴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风痰阻络者,多伴痰多黏腻、肥胖苔厚,痰热腑实者多伴腹胀便干、烦躁癫痫,气虚血瘀者多伴气短乏力、口中流涎、自汗紫黯,阴虚风动者多伴手足心热、舌红苔干。
对于中风的治疗,根据辨证,我们常使用: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镇肝熄风汤、补阳还五汤、星蒌承气汤、续命汤等方剂,常用天麻、钩藤、地黄、桑寄生、黄芪、当归、半夏、菖蒲、全蝎、地龙、红景天等中药。
临床上,我们医生在诊治过程中,通过对中风病友个体化的精准辨证,明确其中风病变的性质及证型,分清其体质特点,使用相应对症的方剂,再结合临床变化,加入或去除相关的中药,这样才能开具精准对症的膏方。
3
比如对于气虚明显者,加入党参、红参、西洋参、太子参、生晒参、茯苓、白术、山药、薏苡仁等中药以补气健脾,并加大黄芪用量。
言语不利或痰湿重者,加入半夏、远志、郁金、天竺黄、胆星、菖蒲、僵蚕、白附子等中药以祛痰利窍。
心悸、喘息者,加入桂枝、炙甘草、杏仁、紫苑、麻黄、紫河车、虫草等中药以温经通阳、止咳平喘。
肢体麻木者,加入豨莶草、木瓜、伸筋草、葛根、狗脊、防己、苏木等中药以舒筋活络。
阳虚者,加入仙灵脾、肉苁蓉、巴戟天、鹿角胶,或者肉桂、桂枝、附子等中药以温阳通阳或补阳。
反应迟钝甚至痴呆者,加入益智仁、白芷、佩兰、麻黄、仙鹤草、何首乌、蝉蜕、菖蒲、远志、当归、白芍等中药以开窍醒脑。
小便不利或失禁者,加入桑螵蛸、乌药、补骨脂、枸杞子、山萸肉、益智仁等中药以温肾固涩。
瘀血重者,加入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乳香、没药、地龙、水蛭、地鳖虫、大黄等中药以破血活血通络。
痰热腑实者,加入大黄、枳实、厚朴、大腹皮、瓜蒌、芒硝等中药以化痰通腑。
肝阳或肝火重者,加入天麻、白蒺藜、夏枯草、豨莶草、牛膝、水牛角、羚羊角、代赭石、决明子、钩藤、菊花等中药以平肝潜阳。
阴虚者,加入生地、熟地、玄参、麦冬、黄精、首乌、女贞、旱莲、黄柏、知母等中药滋阴填精。
4
膏方之优点在于能充分利用药物的有效成份,中风疾病大多病程久长,反反复复,久病耗损,气血阴阳不足,非一针一药能短时调治,所以此时选择膏方甚为适宜,尤其是冬令季节。
根据中风病友个体化的病变及体质,使用精准对症的膏方,必定能起到补气养血、活血化瘀、滋阴补肾、化痰活络、平肝潜阳等效果,使血脉通而气血旺,痰浊消而血压降,肝肾补而体更棒,从而达到治疗中风、预防中风的效果。
膏方配置的要求很高,临床上一定要根据中风病人的病情、体质、分型、机制、并发症、药物反应、气候变化等情况,精准对症,精确拟方,一人一方.
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疗效,才能达到改善神经功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及血流动力学,也才能达到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机率、提高生活质量、延年益寿等治疗目的。
膏方在日本及西方极受欢迎,目前,科学研究者已经能够通过高通量筛选、液相色谱 – 质谱(LC-MS)等技术,对膏方中的有效成分进行鉴定。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对中风膏方的研究必将突破复方成分复杂的瓶颈,从而在分子及基因层面,揭示其作用机制和靶点,为膏方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更为科学依据。
5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
大数据显示,中风后的病人每年死亡率在10%-15%之间,复发率介于20%-47%,致残率超过75%,重残率超过40%。
而且这些数据还在上升,令人触目惊心。
得一次中风,意味着个人寿命缩短将近20年,所以中风的预防和治疗,在国家、社会、家庭及个人层面都是相当重要的。
而中医膏方,在中风的预防及治疗方面,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尤其是冬令膏方。
在古代,膏方是王侯将相、达官贵人及大户人家才能享受的佳品,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膏方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俗话说:“冬令进补,上山打虎”,冬天是进行膏方调理的最合适时期。
按照中医理论,冬季是封藏的季节,这段时间人体精气藏而不泄,营养物质能被充分吸收、利用和储藏,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改善体质,防病治病的作用,对于亚健康人群尤其适合。
温馨提醒:膏方必须要经过专业中医人士,根据舌象脉象,精准辨证,充分分析证候、体质并结合时令特点,才能准确处方,切不可自行服用,否则不仅无效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参考资料:
1.天坛会公众号文章资料;
2.神经病学(第三版),吕传真、洪震、董强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Duus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贝尔、刘宗蕙,海洋出版社;
4.黄帝内经,人民卫生出版社;
5.伤寒论,张仲景,人民卫生出版社;
6.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中国卒中学会。
莲溪湖畔
平启年大夫的公益科普网站

OGMhIdFpNfg
DQsAWjyZFHzGPnkT
LcNnRBmftaw
GiHrmLcRXdbpMtC
hOQLvWtXoBw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