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6日

自从做医生后,爆米花吃得少了,多少年才会吃一次,近5年来,我就没吃过。

在临床工作及病案讨论中,倒经常看到爆米花。

医生看病,还看到爆米花?

我在临床工作及病案讨论中,经常看到的爆米花,其实是颅脑海绵状血管瘤在磁共振上的影像表现。

1

刚过而立之年的城南小金,是传奇界的高手,据说他的一件武器曾买过上万人民币,但前年却在一次大战中突然掉线,纳闷无比的哥们一周后才知道,小金得了脑出血,住院了。

到底是因为年轻,病愈的小金没有任何的后遗症,小金继续在传奇界纵横驰骋。

但去年春节,小金突发癫痫,急送医院查头颅CT,原来小金又脑出血了。

爸爸、妈妈、老婆急得是鸡飞狗跳,经朋友介绍,小金老婆带着小金的片子到了我门诊。

小金的头颅CT上显示颞叶新鲜出血,额叶有个小软化兆,但软化兆边上有个点状钙化,我告诉小金老婆:“小金的脑出血,很像海绵状血管瘤,一定要查一下磁共振。”

三天后,小金头颅磁共振报告为海绵状血管瘤,小金的颞叶及额叶,在磁共振上显示了两个“爆米花”样的图像。

2

有位文质彬彬的男教师,40岁不到,因头晕不适两年,在多家医院就诊及住院,多次查头颅CT及磁共振,均报告为脑梗死并脑出血,虽然脑梗及出血的面积都不大,但挂了很多水、吃了很多药,但都没有效果,仍然头昏,甚至记忆力都开始下降,教学都出现了困难,身为骨干的教师及学校领导都一筹莫展。

今年3月份,我刚上班的一个上午,男教师在朋友的陪同下,提着一大袋的片子到了我门诊,男教师面无表情,情绪很低落,不太喜欢讲话,反应也确实迟钝,基本上是他的朋友和我交流。

翻来覆去的对着太阳或灯光看磁共振,是我们医生多年形成的习惯,男教师头颅CT上有两个钙化点、一个软化灶,磁共振上显示了三个“爆米花”样的图像,原来男教师也得了海绵状血管瘤的疾病。

一个月前,某青年美女,在朋友的介绍下加了我微信,焦虑不安的美女告诉我,她还小,还不想死!根据我的提示,青年美女拍了几张磁共振片子传给我,美女的额叶及枕叶清晰的显示了两个“爆米花”。

前几天有位个子很高的帅哥找我看片子,他的小脑右叶有一个“爆米花”,结合头颅CT,也考虑为海绵状血管瘤。

3

临床上的海绵状血管瘤病例其实很多,2014年我在天坛医院脑血管病区学习期间,奇奇怪怪的血管病满病区,其中海绵状血管瘤就有很多。

至于微信群、公众号、医脉通及丁香园里面的海绵状血管瘤病例就更多了。

海绵无处不在,比如家中的海绵沙发、海绵座椅、海绵坐垫等等,甚至洗锅洗碗的海绵擦,最出名的还有海绵宝宝,那可是孩子们的最爱。

海绵中空,里面到处是孔,孔与孔之间的壁相当薄,而颅脑中的这种血管瘤,因为是由很多的薄壁血管组成的血管团,长得极像海绵,所以得了这个病名,又因为这种疾病在磁共振上很像爆米花,所以我们在病情讨论时,往往就直接使用“爆米花”这个名词。

海绵特别透气吸水,但同时也就不结实,很容易坏,所以,海绵状血管瘤很容易出血,而且会反复出血。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其实是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的一种,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青少年多见,“爆米花”的部位、数量、大小决定了疾病的严重程度。

4

所以对于青少年脑出血,一定要想到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能,一定要看看颅脑中有没有出现“爆米花”。

对于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首选磁共振,而不是CT及血管造影,甚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也很难发现。

发现海绵状血管瘤一定要进行规范的治疗,平时一定要注意休息及密切观察,必要时进行手术切除。

中医在治疗各种脑出血方面有着独特的效果,能够减轻各种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促进恢复等作用,根据辨证论治,脑出血大多是由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阳亢化风、气血逆乱所致。

结合脑出血发病时间及辨证的不同,前期常采用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星萎承气汤及七君散等方剂进行治疗,后期病人身体很虚,常使用补阳还五类方剂,使用大剂量的黄芪,合并使用活血药,甚至使用地鳖虫、地龙、水蛭等破血活血药。

5

“轰炒米!”听到这一声喊,小时候的我们如听天籁,随着这喊声,我们会高兴的跳起来,奔跑回家中,缠着父母去轰炒米。

轰炒米的师傅添煤加米,把黑乎乎的炒米机架在火炉上后就开始不停地摇,一般摇个5-10分钟,轰炒米的就把炒米机头对准长长的布袋,一边用一只铁套筒板住“羊角”,一边喊着:“唉唉唉,要响啊哇。”

这时我们就会兴奋地捂住耳朵,随着“砰”的一声巨响,爆米花喷薄而出,香气喷鼻而溢。

香喷喷的爆米花承载着我们小时候无数的美好回忆,爆米花现在已经是情侣们看电影的必备模式,至于轰炒米的,现在只有在过年前,才偶尔在大街上看到。

莲溪湖畔

平启年大夫的公益科普网站

3 thoughts on “爆米花与脑出血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