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

又是一位可怜的中风病人去世了,病人只是右侧上下肢瘫痪,本可以不死,奈何家属仗着自己高知,不听医者建议,任凭病人躺平,结果病人发病后仅5天即因窒息而死。

我发现许多人特别在意病人的休息,认为生病就应该“躺平”,就应该好好地卧床休息,尤其是中风。但其实中风后的躺平,因为吞咽困难和误吸,却会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导致窒息。

1

根据脑血管病死因分析,吸入性肺炎是中风急性期第二位的死亡原因,并造成中风后第1年的20%死亡率,以及以后每年10%~15%的死亡率。

吞咽困难和误吸是肺炎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突发性窒息的主要原因,就像前文提到的那位可怜的病人一样。

那么,中风为什么会导致吞咽困难和误吸呢?

原因在于中风会影响脑部的神经,损伤控制咽喉的神经,如舌咽神经、迷走神经或舌下神经。

吞咽困难在中风病人中很常见,中国脑血管病指南称中风后吞咽困难的发病率高达42%~67%,这些病人可能表现为流口水、呛咳、吃东西时噎住、吞咽后口腔残留食物等症状。

2

根据临床观察,大多数中风后的吞咽困难病人可以在7天内康复,但数据分析显示,约11%~13%的中风病人可能会持续6个月以上。

因此,我们在救治中风病人时,经常会问病人:“喝水呛不呛?吃东西呛不呛?”还要检查咽喉反射,要求进行饮水试验。

哦,别担心,咽反射其实就是个简单的东西,你有没有刷牙时发生“干呕”?其实那就是咽反射的表现。

在医院里,医生会轻轻用压舌板、筷子、棉签等来检查咽喉反射,正常情况下,这会引发一些恶心感和咽喉肌肉的收缩。

至于饮水试验,也是一项简单的检查,只需要观察病人喝水的过程和反应,看是否出现呛咳。

3

对于有吞咽困难的病人,我们在查房时,会要求家属将病人的床头抬高约30°,或者20-45°,保持半卧位,禁止病人躺平。有些病人半卧位时间长后,会下滑,虽然床头摇高,病人的头部却滑到床中央,身体依旧躺平。

这时,我们常要求家属或护工帮助病人坐起,重新半卧位,并强调病人的头顶一点要和床头平齐,这样床头抬高才有价值。

对于有吞咽困难的中风病人,我们还会要求病人哪怕吃一口饭、喝一口汤,也要坐起来,而且要坐直,保持90°坐位,而且要求病人头部略微前倾,然后才吃东西,才进食。

对于饮水试验有呛咳,评分在3级以上者,还应该早期、及时地进行鼻饲,但是,很多病友甚至家属却盲目地表示拒绝,害怕鼻饲会痛苦,甚至有病人讲:“宁死也不上鼻饲!”根据本人多年观察,鼻饲其实一点儿也不痛苦,只不过在鼻饲后的三天里不太舒服而已,并发症或危害相当少,对于吸入性肺炎及生命危险来讲,这点些许的不适或危害应该是微不足道的。

4

话说老李是个中风瘫痪病人,发病后逐渐加重,渐渐地不吃不喝,整天躺着床上,竟然不怎么动了,管床医生请我们看一下。

那是一个晴朗的早上,我和小菊等几人到了病人的床边,躺平的老李面色灰暗,很瘦,很可怜,我要老李张大嘴巴,在老李张大的嘴巴中,我发现老李的咽喉中竟然有一根面条,面条的一半在口中,面条的一半在喉咙里。

我估计这根面条已经停滞在老李喉咙中几天了。我立即要求给病人上鼻饲,但无论我们这么苦口婆心,病人及家属却坚决地拒绝了,老李也继续躺平。

三天后,老李就死了,老李一家呼天抢地哭着,诉说着不尽的后悔。

参考资料:

1.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中国卒中学会;

2.神经病学(第三版),吕传真、洪震、董强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Duus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贝尔、刘宗蕙,海洋出版社。

图片来自南通大学医学院的王军王老师,在此致谢。

莲溪湖畔

平启年大夫的公益科普网站

3 thoughts on “中风之际,怎能躺平|平启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