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老祖宗孔子的名言,很古老,但绝对是个热句。

近来最热的报道应该是:瓦格纳部队已经完全离开了俄罗斯的利佩茨克州。

近来北京天气也最热。

6月23日,天气预报报道:北京43℃,骄阳炙烤,室外热烘烘的,北京真的像个大火炉。

北京南郊观象台午后的最高地表温度,据说达到了71.8℃。

在这个热得像火炉的北京,我参加了天坛脑血管病会议,同时举办的还有中国卒中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这个会也很热,热烈到有好几千人参会。

这个会的级别很高,开到国家会议中心的会议没有级别不高的。

这个会为什么那么热烈,因为一起参会的竟然还有好几个院士。

我的华山董强老师第一个作了“中国卒中救治回顾与展望”的专题授课。

董强老师授课的数据表明,我国2020年,≥40岁的人群中,每2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发生过脑卒中,目前存在340万人新发卒中,大约共有1780万人患脑卒中,230万脑卒中病人死亡。

中国新发脑卒中的病人数超过了美国的61万和欧洲的112万,约占全球每年新发卒中病例数的1/4。

我国的卒中数据触目惊心,令人心悸。

华山方堃老师讲解的“ESOC 血管开通最新研究进展”,相当精彩。

赵继宗院士为我们讲解了“创建脑心同治新学科,迎接新时代的新挑战”。

程忻老师在作“2023ESOC热点速递”时,还和现场的老外专家互动讨论,程忻老师的英语十分流利,流利到简直不像话!

天坛的董可辉老师,虽多年不见,还是那么地优雅而自信,董老师围绕着“急性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更新要点”做了精彩授课。

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彭英教授为我们授课时认为,我国卒中发病率、复发率不降反升的主要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包括:高血压控制不达标、寒冷天气时缺乏相应的卒中预防对策、抗血小板治疗不精准、卒中合并房颤的诊断率及抗凝率低、不重视易卒中状态的有效处理等。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深反思。

天坛会的内容很多,其他授课的还有卒中和免疫的关系、血管内治疗、脑肠轴、卒中中西医结合诊疗、卒中重症、代谢、遗传、影像、抗凝等讲座,内容丰富多彩,真的是太多太多。

在董强老师的主持下,天坛会发布了中国2023新版的卒中管理指南,赵继宗等众多院士、司长、书记、王拥军会长及国外的教授等作了发言,国家会议中心的效果确实震撼,气氛绝对热烈。

我也凑热闹地抢了一本2023新版的卒中管理指南。

本次天坛会正值端午,国内外脑血管病大咖热烈探讨及讲解脑血管病方面的最新前沿,我们也在感兴趣的会议厅,热烈的串来串去。

本次的会议,围绕了脑血管病科技创新、证据引领、质量控制及智慧转化等主题,内容相当的丰富多彩,气氛热烈到目不暇接。

关于卒中的知识热点太多,简直就是海量化地扑面而来,真的是来不及学习,只好待回来后慢慢反刍及消化。

余秋雨曾说:水边的哲学是不舍昼夜,山地的哲学是不住日月。

专业,尤其是医学专业,永远是学无止境,永远是不舍昼夜、不住日月的学习。

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吧。

参考资料:

1.天坛会公众号文章资料。

2.文化苦旅,余秋雨,长江文艺出版社。

莲溪湖畔

平启年大夫的公益科普网站


1 thought on “天坛脑血管病会议为什么那么热烈?|平启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