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6日

中医非药物疗法,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中医是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医非药物疗法已经存在了几千年。

陌生的是,中医非药物疗法,在医院的实践中,进行的很少,很多医生对于其是什么、为什么、有效吗,还存在很多疑问。

大部分群众,包括看文章的亲,可能是第一次看到这个概念。

其实近年来,中医非药物治疗在国家层面已经被再三提及、强调与重视。

6月23日,我到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参加天坛脑血管病会议,发现会议上也曾多次提到中医非药物治疗,比如《卒中相关睡眠障碍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中,就明确提到了中医非药物治疗。

其实非药物治疗,并非中医独有,但中医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由来久远。

非药物疗法在欧美发达国家相当普遍,而且受到民众的广泛欢迎,人家常常把这种疗法叫做“自然疗法”。

我认为中医药的非药物疗法应该是这些号称“自然疗法”的鼻祖。

欧美各国学习了我们中医的非药物疗法,然后发展为自然疗法。

中医非药物疗法,其实是以中医学的“天人合一”、“顺其自然”、“整体调理”、“阴阳平衡”、“辨证施治”等治疗理论为出发点,根据病人具体病情及体质进行相应的治疗,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机理在于调节和恢复“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改变人体应激反应模式,调节人体内分泌,调节人体自身免疫力,重建身心的整体平衡状态,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

中医非药物治疗的种类很多。

大家熟知的太极拳、八段锦,这些传统体育疗法,也属于中医非药物治疗。

其他比如针灸、刮痧、耳针、放血、脐疗、贴敷、火罐、刮痧等疗法。

常用的还有按摩疗法、热熨冷敷、外洗、足疗、熏蒸、膏药等疗法。

饮食疗法、气功疗法、情志及心理疗法、声音疗法等。

环境疗法,包括水疗、泥疗、沙疗、日光与空气疗法。

时间疗法,包括十二时辰、四季、起居疗法。

甚至包括书画棋诗疗法、少数民族非药物疗法等等。

中医非药物疗法的特点是安全而毒副作用少,是真正的绿色疗法,而且简廉便验,痛苦少,具有双重调节作用。

在我们莲溪湖畔的脑病科临床中,我们常规开展的中医非药物疗法的种类很多,比如耳针、放血疗法、穴位敷贴、艾灸、刮痧、贴敷疗法、离子导入、拔罐、针灸、康复等。

针对具体病种的非药物治疗,我们还进行足浴、睡眠枕方、眩晕复位法、眩晕功能锻炼法、面肌功能锻炼法、帕金森锻炼法、太极拳、八段锦、共济失调锻炼法、睡眠障碍CBT治疗法等等方法。

上面这些方法,我曾经专门写过一些文章进行介绍。

看文章的亲,关注一下我的公众号,就可以打开查看,并随时进行实践。

关于足浴三方,我们目前使用的有活血、平肝、补气等三方,并已经形成常规流程,在我脑病科医生护士的专业指导下,根据体质辨证使用,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大病友的认可和赞誉。

根据研究,最早的非药物疗法能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的石器时代,当时的原始人已经学会利用阳光、砭石、石针、水和按摩等治疗疾病、促进健康。

公元前2到1世纪的黄帝内经中,已经详述了攻达(针灸)、角(拔罐)、药熨(温热)、导引(呼吸体操)、按蹻(按摩)、浸渍发汗(水疗)等物理疗法。

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常常用针灸、砭石、熨贴、按摩等为病人治疗。

这些都是非药物疗法的前身,只不过那时候,我们还没有非药物治疗的概念。

中医非药物疗法目前真的是国家重视,指南标注,甚至已经成为我们从上到下诸多医院的国考指标,正在进一步发扬光大中。

中医非药物疗法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强身健体治病的重要保障,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历来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和爱戴。

随着社会的发展,药物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不断产生,非药物疗法更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提出,我们要以治病为目的,一定要从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活、社会、环境、心理相结合的模式。

因为疾病的产生不仅仅由于生物原因,还包含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生活、社会、环境、心理等诸方面的原因。

看文章的亲,你了解中医非药物治疗法了吗?

有兴趣的亲,赶紧关注我的公众号,或者可以到我们莲溪湖畔的脑病科来哦。

参考资料:

1.天坛会公众号文章资料。

2.黄帝内经,人民卫生出版社。

莲溪湖畔

平启年大夫的公益科普网站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