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行医二十多年,关于中风疾病的一些认知和记述。
通过这些文章,希望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中风、远离中风。
点击蓝颜色的文字即可打开相应的文章进行欣赏和阅读。
关于中风的文章:
年轻人为什么也会中风?随着疾病的年轻化,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吸烟,导致年轻人中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当然年轻人中风还有很多特殊的凝血因子、基因遗传、心脏疾病等方面的的原因。华山董强老师在天坛会授课时告诉我们,我国2020年,≥40岁的人群中,每2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发生过脑卒中,目前存在340万人新发卒中,大约共有1780万人患脑卒中,230万脑卒中病人死亡。中国新发脑卒中的病人数超过了美国的61万和欧洲的112万,约占全球每年新发卒中病例数的1/4。
如厕之时,怎能中风。当我们大便努挣时,腹部肌肉和膈肌强烈收缩,腹压的增高会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导致我们的血压和颅内压升高,甚至飙升,会导致已经硬化脆弱的血管破裂。如果有颅内血管瘤,尤其是长期高血压后,大脑中动脉M1段发生的微血管瘤,在我们努挣大便时,血管瘤更会像气球一样,在飙升的压力下,突然破裂。当努挣大便致颈动脉血管扩张时,如果颈动脉存在斑块,斑块会发生破裂、出血、脱落,从而发生脑梗死。
摇一下手就能查出中风,–摇手是一种常见的检查小脑的轮替试验;通过摇手动作,从而发现病人中风的情况。
举手之间,端倪立现,通过举手的姿势、灵活的程度、动作的快捷,以及举手能达到的高度,举手时有没有疼痛不适等等,从而判断看病的朋友,到底得了哪种疾病,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尤其是不是得了中风。
奇怪的中风,视频会诊的那些事儿,–假性中风,临床上比比皆是,比如颈椎病、所谓的腔隙、脱髓鞘等等。
红脸的中风更严重,–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人来讲,面红多为阳亢之象,阳亢是中风之渐,一旦发生中风,则后悔莫及。中风后的面红病人,往往恢复差,再中可能性大,预后更差。
看病还有章法?–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可以按照辨证四定法进行诊治,容易把握,富有逻辑性,又能精确辨证,并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误诊和漏诊。
老先生的望诊,–神经科是一门比较专业的学科,一名合格的临床神经科医生,必须掌握特殊的体格检查、特定的临床表现、特别的影像学图像等知识,而且最好捻熟于胸。在临床上,望神色及望形态,对神经科医生来说相当重要。
脑出血的那些难事,–面红耳赤、头脑发热、发烫,其实都是容易发生脑出血或者脑中风的体质状态。
从轰炒米,到脑出血,–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的一种,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青少年多见,“爆米花”的部位、数量、大小决定了疾病的严重程度。
越治越重的脑梗,要寻根,–分水岭脑梗死,是根据发病机理而分出的一种脑梗类型。
寻根,–脑梗的原因很多。千万不要以为脑梗,就单纯一个血管硬化的“病根”!其他比如房颤栓塞、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等心脏病也会导致中风,比如线粒体病、Snedden综合征,比如血管畸形、梅毒等感染、外伤、夹层药物因素等等。
脑梗寻根,指尖上的房颤,–房颤在脉象上表现为快慢不齐、力量不一,如果同时听心脏,还可以检出短绌脉。搭脉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教科书上可以分为24种或者28种,有的脉学书上分为上百种。
人类的额叶,站在光里的惊鸿一瞥,–人类的额叶,分为前、中、后、下、腹等五个部分。在额中回后部,存在双眼的侧视中枢,我们的双眼之所以能够灵活的左看看右看看,就是因为我们有着功能强大的侧视中枢。
颈动脉斑块,爱与不爱,它都在,–根据研究,产生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很多,比如吸烟、嗜酒、肥胖,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高同型半胱血症、高尿酸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等,比如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熬夜、年龄、氧化应激等。
恼人的颈动脉斑块,–近几年对斑块探讨研究发现,尤其以微观辨证法探讨研究发现,斑块还可以从“血脉癥瘕”的角度进行辨证论治。临床上,我们常把血脉癥瘕和体质辩识的理论相结合,常使用化痰、活血、平肝的方法,以及补气、滋阴、温阳的方法,根据情况,还常使用通腑泄热、清热解毒的方法,进行对颈动脉斑块的辨证论治。
从体质辨识,谈颈动脉斑块的经方治疗,--真武汤和桂枝茯苓丸都是经方,真武汤是经方中治疗阳虚水泛的方子,桂枝茯苓丸是经方中治疗瘀血的方子。
体位性低血压,会导致头昏、晕厥、中风、痴呆,–脑病科遇到的体位性低血压病人很多,有表现为体位性头昏,有表现为头晕或眩晕的,有严重到发生黒矇、跌倒或晕厥发作的,还有的会引起分水岭脑梗死,而悲催的瘫痪卧床,甚至有的会导致病重死亡。
防治中风,为什么要从春天开始。临床实践告诉我们,即使是气虚型中风患者,也并非都能从补气治疗中获益,有些患者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持续恶化,甚至再次中风,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除了治疗不及时、原发病及并发症复杂、抗聚抗凝不到位、护理及康复差、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原因外,经临床分析,发现和病人存在阳虚、痰湿、瘀血等因素或体质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那些气虚严重且伴有阳虚的患者。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虚,则百病生,本来有病的,中风后恢复起来就慢,本来没病的,慢慢的就会生各种各样的毛病,比如中风。
气虚的中风病人,–根据中医辨证分析,这种情况多属于气虚血瘀型,需要使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补阳还五汤中的黄芪用量一定要大,不得少于60g,我有用到120g的经验。这个时候,可以要家属将黄芪另煎成汤后,再用黄芪汤煎其他的中药。
卒中诊治,为什么还要一体化?我国卒中负担沉重依旧,聚焦卒中管理关键节点,加强卒中院内院外一体化综合管理,对于改善卒中病友预后的意义重大。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失语,是因为产生言语功能的大脑发生了病变而引起,比如脑卒中、脑肿瘤、脑外伤、颅内感染、阿尔茨海默病等病变。研究表明,大约1/3以上的中风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轻者言语功能残缺或下降,重者失语。
掀起脱髓鞘的面纱,–脱髓鞘具体讲就是脑子里的脑白质有毛病了,神经科专业一般指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脑脊髓炎、同心圆硬化、弥漫性硬化等疾病。还有一些比如脑小血管病、白质消融症、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白质感染、代谢障碍、中毒(酒精及毒品等)、遗传、外伤等等疾病!脑小血管病主要的病理表现主要是缺血梗死灶、脑白质改变、微出血灶、扩大的VR间隙、铁沉积等。最常见的被打上脱髓鞘疾病帽子的疾病其实就是脑小血管病。但脑小血管病病因也是有很多的,小动脉硬化性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另外还有多种血管炎,如韦格纳肉芽肿病、干燥白塞狼疮等,还有遗传性小血管病,如CADASIL。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磁共振T2像中的低信号,俗称短T2,短T2一般考虑为空气、颅骨、硬脑膜、血管留空、血液、铜铁锰钙沉积、黑色素瘤、淋巴瘤及结核坏死等,如果遇到急性起病头痛或者偏瘫的异常短T2,那么一般首先考虑脑出血,而不应该考虑脑梗死或者肿瘤。
将军,–脑病科的中风病人中,痰热腑实症很多,不管是脑梗还是脑出血,或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大便干结的发生率很高,尤其是卧床的中风病人,这时候我们就常规使用大黄,越重的病人大黄用量越大,用量从3-30g,使用到大便每日2-3次为佳。
天麻,肝阳上亢的克星,–对于辨证为肝阳、肝火、肝风的病人,我们脑病科必用天麻,天麻的用量一般为10-20g,甚至用到30g,并常加入白蒺藜、夏枯草、钩藤、石决明、牛膝等中药,或者配合使用镇肝熄风汤,临床效果相当好。
面红为什么不一定健康。现代研究及临床观察认为,面红可能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红斑狼疮、更年期、甲亢、结核、风心、肿瘤、中风、皮肌炎等疾病的面部表现,也可能是发热、过敏反应或药物反应,当然害羞恐惧、激动紧张、酒后也会出现面红,甚至还有一些回光返照的病人会出现面红。
潇洒走一回,–脑病科的中风偏瘫步态最常见,中风朋友的下肢常常像画圈一样的往前行走,足内翻而下垂,上肢内收、弯曲,前臂向内旋转,手指往往弯曲,中风后的病人是很可怜的,真的是谈不上生活质量、谈不上什么幸福生活,后悔莫及而流泪者那是每天都有的。
春风十里,–中风是脑病科每天可见的疾病,中风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40%的病人在中风后6个月内生活不能自理
路在何方,–近年来,很多国医大师都在提倡,中医不能再套用西方的评价系统。黄煌教授曾多次讲过,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王道,中医“路在何方?”很多老中医告诉我:路在脚下。
到底什么是瘀血体质?所谓瘀血,一般指血液在体内运行迟缓、凝滞、胶结、固定,从而形成的病理产物,瘀血会导致人体出现很多疾病,比如脑梗、心梗、结节、肿瘤等。
舞者,–大脑尾状核发生的中风,也会出现手舞足蹈的表现。
肠道与大脑的神秘联系,在脑病科的临床实践中,无论在诊治中风、帕金森、痴呆,还是在诊治头痛、头昏、失眠等疾病,我们都相当重视病友的大便情况,并根据病友便秘或腹泻的情况,结合八纲辨证,来精准地处方开药。
嘘寒问暖,–大脑中央有一块叫丘脑的核团,丘脑如果发生中风,那么对侧身体的温度觉也会下降,甚至对寒冷刺激失去反应。
舌尖上的中医,–脑病科的中风病人往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肥胖,舌尖红赤是最多见的,这时候我们就会使用天麻、钩藤、石决明、牛膝、黄芩等中药平肝潜阳,而且已经成为协方常规使用。
由六大碗而想到的鼻饲,–根据本人多年观察,中风后出现吞咽困难,一定要上鼻饲,这有这有,才能进一步地提高中风的救治率、减少中风后的并发症。
中风流涎了,该怎么办?根据临床分析,中风后的流涎,以气虚及阳虚为多见,病变在脾、肾,部分夹杂痰湿。脾气虚,除中风流涎的表现外,一般还会无力、容易疲劳、面色偏黄或偏白、少气懒言、懒得动、食欲下降、大便溏薄、形体消瘦等,这时舌质多淡红、淡胖、脉濡细无力。流涎重者要考虑存在肾阳虚,尤其流涎如清水者。另外,肾阳虚还会伴随着怕冷、手足逆冷,尤其腰背部怕冷、下肢怕冷、怕风等。肾阳虚还可并腰酸膝软、夜尿多、睡眠增多,这种病友大便常完谷不化,或出现五更泄泻、下肢浮肿。
足冷的隐患从何而来,中风后的病友由于肢体偏瘫,肌肉活动能力减弱,肌肉泵作用降低,从而影响下肢的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不畅会导致足部温度降低,同时因为中风病友往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龄等情况,这些危险因素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又会导致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从而进一步加重足冷。
打鼾了该怎么办呢?打鼾者中最严重的要算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种恶性打鼾的呼噜声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中间有一小段没有声音,发生了暂停,随后再发出声音,这种打鼾最容易导致睡眠障碍、痴呆、大脑供氧不足、高血压、冠心病,容易引发卒中、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引发猝死等恶性事件。
治中风,膏方要讲究哪些方面,膏方配置的要求很高,临床上一定要根据中风病人的病情、体质、分型、机制、并发症、药物反应、气候变化等情况,精准对症,精确拟方,一人一方,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疗效,才能达到改善神经功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及血流动力学,也才能达到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机率、提高生活质量、延年益寿等治疗目的。
平启年医生的门诊注意事项。
持续关注,更多精彩等你来。
莲溪湖畔
平启年大夫的公益科普网站

MkRzQKWOAwcCr